“本地人,外地人,本国人,外国人,只要你到义乌来,都是义乌人。”随着义乌小商品城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也张开怀抱,热情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现在的义乌,全市160万人口中,外来人口近100万,超过了本地人口,其中常住外商达到8000多人。
多年来,义乌一直推行“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逐步使流动人员在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子女上学、劳动保护等方面享有同城待遇,使外来人员真正融入义乌。
在义乌,听不到“外来打工者”这个称呼,义乌人用开放、包容、平等的心态,与和他们一起生活、工作在这个城市的外来人员和谐相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在这个城市工作的外地人和外国人,谈起义乌,感受基本是相同的:“在这里,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是外地人。”
在有着“新移民城市”之称的义乌,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令人感怀。
明年我们在义乌结婚
4年前,26岁的保加利亚小伙阿玛尔开了保加利亚在义乌的第一家外贸公司。
“义乌有这么多的日用品,这么便宜,令人惊叹。我在义乌工作很愉快,生活也很愉快。对我来说,义乌一点也不比杭州、上海这些大城市差。”阿玛尔说。
在阿玛尔眼里,义乌人个个天生都会做生意。“他们精明,但是很诚信,和他们做生意,能成为朋友。我现在有很多义乌朋友,我们很喜欢在一起聊天,可是我中国话不太会讲,有时候实在无法明白对方的意思,我的义乌朋友总会拍拍我的肩:‘你赶快学汉语,我赶快学英语。’哈哈。”
不久前,阿玛尔将未婚妻接来义乌住了一个月,临走时,他的未婚妻说,在中国别的一些城市,因为她是外国人,有些人会使劲盯着她看。可是在义乌,没有人这样看她,和义乌人擦肩而过,就如同普通路人一样,这让她感到很舒服。
“明年,我未婚妻大学毕业,她说要到义乌来和我结婚。我们想在义乌买幢房子,在这里一起生活。”阿玛尔一脸憧憬。
没有义乌人,就没有我这条命
在义乌能达利公司打工的江西女工林仙,前年患了乳腺癌,但手术需要一大笔钱。她想不起来该向谁借钱,情急之下,她向公司求助。公司董事长陈溪见一听,马上对她说:“你放心,我给你筹钱。”陈溪见向全公司通报了林仙的事,不到一小时,大家就为林仙捐了1.8万元,解决了她的全部手术费用。
林仙回到江西上饶老家养病时,公司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等人还带着大家的心意专程赶到了上饶。到现在,林仙的家乡人还在念叨这件事。
林仙病好以后,又回到公司上班。她说:“没有义乌人,就没有我的这条命。我不想离开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