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京杭大运河 全国同唱一首歌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25日 10:10:4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NO.3关于遗存:古字不存,再谈保护就是空谈
朱炳仁(杭州市政协委员、工艺美术大师):两个观点。一是运河不能没有航运,没有了运输就难以叫运河,运河的功能一定要保存下来。二建议设置“零保护区”,各地在做运河保护规划时,不要满打满算把运河排满,给后人留下一点空间。
谢凝高(北大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保护古运河,讲求真实性和完整性,那些局部的、残存的遗迹都要留下来,遗产绝不能靠打造的。要对现实的遗存摸清楚,再制定整修缮的规划。
舒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大运河是件“古物”,古字不存,再谈保护就是空谈。有必要对古运河遗存进行普查,并编写保护名录,根据统一的保护规划,保留古运河最有代表性的遗存。
NO.4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
秦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我赞成大运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捆绑申请。一般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艺术形式,比如河北吴桥的杂技、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文化空间。因为大运河的存在和发展,节日、庙会、民间工艺等各种艺术综合表现形式才有了文化的空间,它们与运河之间的关联密不可分。从历史来看,如果没有大运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中断、损毁甚至消亡。
何星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运河的联系表现在:有些艺术形式因为大运河而诞生,比如民间的“划旱船”,有些因为运河而兴盛,比如吴桥杂技,一些地方戏曲。它们是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缺少了,大运河文化就是不完整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不成功的。
夏燕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顾问):我主张申遗过程中要在沿河有条件的城市建立运河博物馆,正是因为博物馆是运河文化的载体。博物馆里放什么?相当一部分是与大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们是大运河历史的见证,从它们身上我们能够判断出大运河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状况。
周干峙(建设部原副部长、两院院士):大运河是“活”的,这是一个很大特点。我主张先把大运河本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再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最实际的。
谢辰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我们一路上看过的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北沧州杂技、武术,以及剪纸等民间文艺都是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们在申遗时成果要分清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说明大运河历史价值和作用的,并不是运河本身。所以,目前的关键是把大运河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来申报。等条件成熟了再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艾丹青 张伟达 李必罡 李忠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