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被动创业】
为吃饱穿好开始鸡毛换糖
一开始,义乌商人都是被肚子逼出来的。
1966年,22岁的陈洪才是众多吃不饱饭的农民中的一个,毕业于水电技术学校的他没被分配干重活,但却常饿得头晕。
当时,在陈洪才身边,已有人开始做生意。这种生意叫做“鸡毛换糖”,用义乌当地的红糖煎熬成生姜糖饼,再配点纽扣、发卡等小百货,用箩筐一挑,到外地去换鸡毛、碎布等物,当然,也换钱。
陈洪才从姐姐家借来15元钱,开始为第一次出行做准备。伴着拨浪鼓的节奏,陈洪才随着第一批义乌商人的队伍出发了。
但在当时,这些小商贩做的是上不了台面的事,用当时的官方语言来说,就是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脚,走资本主义道路。随便哪一条,轻则没收货物,重则罚款拘留,或者送回原籍上学习班。
不过,相当一些人同情他们甚至佩服他们,不仅给予帮助,还想方设法给他们更多的商机。
这对陈洪才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同时也验证了他内心的信条,自己在赚钱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好处。
当时在江西山区,肥皂是个很紧俏的东西,供销社根本无货,即使有也是很少很少,当地百姓只有嫁女娶亲时,才当作礼物送一点。陈洪才一到那里,马上被人围了起来,买到肥皂的人像现在中了奖一样高兴,因为他们知道,这小伙子做不了多久的生意。果然,工商所所长闻讯赶来,没收了他的货物。
这就是第一批义乌商人所必须面对的经商环境,也是陈洪才15年挑担生涯的缩影。
不过,赚钱是实在的,陈洪才每次回家时,村里就开始用他们换来的鸡毛做掸子或者沤出肥田,这种腥臭的气息让他感到愉快。
上世纪80年代,陈洪才用空心板盖了五间房,这种当时最贵的建筑材料为他博得名声的同时,也耗光了他的积蓄。第一代鸡毛换糖的义乌商人一直生活在对前途的困惑中,很少人能意识到钱除了盖房子还能干其他大事。他们没法想也不敢设想,义乌将在商品中崛起。他们大多已经为盖房花光了自己的钱,就赶不上正在提速的经济列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