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4
水权交易为能源紧缺时代未雨绸缪
历史的巨轮滚滚驶入21世纪,能源问题日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交到新任市委书记厉志海手上的接力棒中,除了一个初具国际商贸城市气象的崭新义乌,还有刻不容缓的资源问题。
1995年的大旱给身处浙中盆地的义乌拉响了警报。这里不得不交待一下义乌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浙中丘陵盆地区,东、北、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且有众多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构成一个狭长的走廊式平原。境内主要河流是义乌江(东阳江下游),但上游适宜建水库的地方少,所以水资源一直较紧缺。
1997年,义乌市建成城市供水水库———八都水库。这个水库年供水2600万方左右,大大改善了供水状况。
但按城区35万人口计算,一年需要水量为6800万方,如发展到50万人口,则需要1.2亿方。显然,义乌人自己的水,远远解不了城市发展的渴。
东阳与义乌同属钱塘江重要支流金华江流域,位居上游,是该流域内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一个县级市,人均水资源2126立方米,超出义乌将近一倍,东阳境内拥有两座大型水库,其中仅一座横锦水库的总库容量就相当于义乌全市大小水库加山塘总库容量的近两倍。加之两市毗邻,市中心相距不过十多公里,因此如果能引进东阳水,那真是一件美事。
2000年5月,厉志海上任两个月后,义乌向近邻东阳市提出了买水方案。但在具体商谈过程中,双方因此发生了很大分歧。
东阳市先是提出,由东阳市出资直接铺水管到义乌,向义乌市提供商品水。在遭到义乌方坚决否决后,又提出要规定年限。但义乌的态度简直就是不容置疑,“其他都好商量,就是‘永久性’不能商量”。
义乌市一面耐心说服,一面指出,义乌跟东阳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义乌需要东阳的水,但义乌的机场也在为东阳服务,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带动了东阳的经济……
最后,经过多次磋商,双方签订了用水权转让协议,义乌市一次性出资两亿元购买东阳横锦水库每年4999.9万立方米水的使用权。
这次水权交易,又创下了义乌无数个全国首创中的一个。两亿元买水到底值不值,厉志海的解释是:通过购买水权这种方式解除缺水这个瓶颈,也就是为义乌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表面上看我们花了两亿元,其实我们算过账,这很合算,如果自己建水库,再加两亿元也是不够的。
专家解读
政府的有为与无为
真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应该定位在调控有度的有为政府上。
有为政府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虽然义乌发展的特色一开始是由民间力量萌发的,但后来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引导、调控、规范、服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义乌经济社会的每一步发展提升,都带有鲜明的有为政府烙印。
从理论上来说,政府越是从市场参与者角色中退出,就越能发挥其纠正市场失灵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首先要把资源配置主导权交给市场,致力于履行应由政府履行的职责。
包括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保持经济的稳定;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制定必要的法规,并严格执法;加强对资源(包括土地)、环境就业、社会保障、安全、卫生、交通等方面的管理,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其他公用事业服务等。
从长远来看,政府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指的是,应该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我们交给市场配置,绝不插手,比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所为指的是该政府管起来的,必须管到位,比如创造环境、保护环境。
义乌市历届党委、政府的明智、高明之处,在于能顺应老百姓求富、盼富的心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对市场的发展加以引导,在有为与无为中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