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温州模式"遭遇阵痛 政府如何"有为"需要摸索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6:49: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政府强势介入经济进程力推产业升级民间力量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前景不明

  在人们把目光过多地投向温州炒房团、炒煤团时,温州模式正在遭遇变革中的阵痛。

  在浙南,一个没有争议的事实是: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温州市政府正日趋强势地介入当地的经济发展进程。这无疑对以市场力量、民间力量为主导的温州模式产生重大冲击,在当地引发一场"地震"。

  "地震":以民引外、民外合璧

  引发这场"地震"的是温州现任市委书记王建满的"治温思路"。自上任以来,王建满曾在不同场合提到"无外(外资)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无外不高",他希望通过"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迅速提升温州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能级。

  在温州市政府出台的诸多政策中,一份名为《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与海内外著名企业合资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的文件引起最多的争议。这份文件称:与世界500强企业合资合作,投资强度达到一定要求的,确保其生产经营用地需要,土地价格按同一地段综合价下浮20%;与世界相关制造业龙头企业合资合作,投资强度达到一定要求的,优先安排其生产用地,土地价格下浮10%;特别重大的合资合作项目,用地实行一事一议,可享受更加优惠政策。

  温州历来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土地资源紧缺。这一政策无疑触动了不少温州企业的神经。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温州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州又不缺资本------我们当地企业批地要几亩、几十亩都非常困难,现在政府把开发区的土地预留给所谓的大企业,无疑挤占了我们的生存发展空间。

  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温州市政府的有关举措也触动了温州模式的神经。温州模式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政府对经济的推动力量"相对弱势";二是市场力量、民间力量为主导,是"老百姓经济"。在温州当地,不少人担心的是,温州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介入具体经济进程,会不会引致温州模式的终结,而温州企业在这一过程也将受到实质性的损害。他们说,温州市政府提出了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12345"工程,其中"12345"工程提出三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拥有销售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30家以上等要求。目前有关量化指标已经分派到各区、市、县。这种政府强势主导的经济安排会带来经营环境上的不公平。

  困境:温州模式面临产业结构压力

  温州模式在中国改革发展史上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温州市为何要突破这一模式?背后的缘由是,温州经济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迹象。王建满将温州的困境概括为三个方面:产业发展难以为继;要素难以为继;环境承载难以为继。

  据了解,目前温州有30万家企业,但绝大部分却是低、散、小,称得上规模企业的只有六七家。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评价说,没有品牌、同行之间价格血拼,导致温州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甚至只能依靠外贸的差价存活。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温州企业前景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内源性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当不错,但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缓慢,现在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业。与此同时,大量温州资本外流,温州出现某种资本空心化的状况。"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博导史晋川说。他提出一个问题,温州资本外扩只是传统产业在空间上作了一个平面扩张。这么多民资,为何没有留在温州区域经济内部帮助企业做产业、技术、产品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的工作?

  史晋川认为温州模式正面临一个产业升级换代的门槛。他说,基于地缘、血缘、亲缘的人格化交易方式导致温州商圈比较封闭,因而,外资进入温州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本问题。温州不缺资本,但外资进入的"鲶鱼效应"将带来新的产业发展理念、新的资源配置理念、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促进温州产业升级、企业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转变。

  而来自政府内部的声音也力挺"以民引外"。温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外资管理处处长潘平平说:民企和外企体制相融、经营观念相通、资源优势互补,是最容易联手联姻的"天然同盟军"。温州的民营企业,要实现新的跨越,"以民引外"是最佳捷径。

 [1] [2] 下一页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蔡国兆 曹薇 彭友  编辑: 傅歆

相关稿件
·破解温州模式之谜 分析温州民营经济起家过程 2006-04-11
·温州:民营经济的“温州模式”在反思中转换 2005-12-28
·浙江民资移植温州模式 致力打造“湖南义乌” 2005-12-26
·温州在上海招商引资 欲开创新版“温州模式” 2005-10-26
·温州模式海外遭遇水土不服 正门“鞋”道是关键 2005-06-28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