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峡工程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日前成功爆破拆除后,三峡大坝开始如期进行全线挡水。三峡蓄水完成后,万吨级船队就可从重庆出发直达上海。脑海中浮现出百舸争流的景象,温州商人朱建生不由欣慰地一笑。因为,早在去年他就瞄准了三峡大坝的商机,包括朱建生在内的4个温州人建了一个万吨级造船基地,他们的目标是建设长江上游一流的造船基地。
“前几天刚从重庆回温州,明后天又要走了。”昨天拨通朱建生的电话,他告诉记者:“那边的造船设备将进入最后检测期,还有武汉的一个船舶定单也要这两天过去敲定。”
事实上,朱建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半年多来,喜欢吃地道海鲜的他,如今口味逐渐被重庆的麻辣味所改变。
朱建生今年53岁,温州乐清人。受当地造船气氛的耳濡目染,他在船舶制造行业打拼了20多年。2004年底,随几个朋友来到三峡库区,奔腾的江水在嗅觉灵敏的温州人眼里随即浮现出一个潜在商机。“如果紧跟着三峡工程,在这里发展船舶业肯定是个好机会。”当机立断,去年年初,朱建生和温州其他三位造船老板拧成一股力,决定“转战”重庆,在重庆忠县东溪镇兴建了重庆神溪船业公司。
计划总投资1.3亿元,目前已投资7000万元,这个“温籍”神溪公司主要生产万吨级船舶,成为首匹闯入当地造船业的温州“黑马”。
从东部沿海滩涂到内陆长江三峡边,这个造船基地的大挪移,一度让温州一些造船同行感到不解,但朱建生他们并未“水土不服”。相反,随着三峡水位的缓缓升高,朱建生心中的喜悦也一点点溢了上来。
“在三峡库区造船是新商机,成本至少比沿海地区低30%。”朱建生心里有一本明细账。他说,三峡正常蓄水后,川江河段水深增加40%,航道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降低50%,这给大型船舶的通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长江上游船舶运行周期缩短一半,运输能力提高5倍,成本降低35%~37%。另外,大型船舶建造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地区,而三峡库区最近推出的产业政策优惠非常多,拉大了重庆与沿海的造船成本差。
另一个背景则是,2003年7月,交通部启动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工程,当地大部分船舶将逐步退出库区航运市场,三峡库区正迎来船舶改型换代高峰。
接踵而至的定单隐隐佐证了朱建生的判断。据他介绍,神溪船业成立不到3个月,就与上海中外运长江运输有限公司签订了8艘集装箱船的订单,总产值逾亿元;武汉的另一批造船订单还在最后洽谈中,计划开造液化气船。
估计这个月底,神溪船业就可以开工了,年生产能力6万吨级。但对于朱建生来说,一切还刚刚起步。“今年将再投入7500万元,努力打造长江上游一流的造船基地。”朱建生充满信心地说。
“温州是个造船大市,如果能借助三峡库区的优惠政策和需求,发展空间肯定会更加开阔。”采访中,温州船舶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已有另一些温州企业也表示有入渝的意向。
事实上,随着长江航道的整治,温州民企抢食长江沿岸造船商机早已风生水起。去年7月,年制造能力10万吨级、总投资9.6亿元的九江船业制造有限公司落户江西九江,这一手笔同样来自4家温州民企——精益电器集团、宝光电气集团、胜武实业集团公司和浙江东海煤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