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统筹公平和谐
7月11日和12日,《农民日报》在头版连续刊登长篇通讯——《城乡统筹看义乌》和《和谐义乌源于公平》,介绍义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立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
报道说,义乌发展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做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市场与产业的统筹,人与自然的统筹,特别是从人本理念出发,对城乡、对外来民工的统筹,正成为义乌快速发展的保证。在弥补城乡之间的裂痕,创造平等公正的客观环境中,义乌有两个可取之处,十分引人注目。
首先是财政投入。农村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义乌这些年依靠商贸业和工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财政资金,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向了农村。1996年开始,义乌就规定,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作为农业发展基金,这就为增加农业投入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渠道。依靠这一渠道,义乌就投了4亿多元,建成了20万亩标准农田,补贴了60%的农业保费。2005年,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累计16.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市里规定,这一投入比例还将逐年增加。现在,义乌许多农村公共事业都由政府包办。
其次是制度创新。造成城乡差别的,有许多人为的制度因素。如医疗、就业、养老等。义乌列出了一个时间表,要拆掉这批“篱笆”。
《农民日报》的报道称赞义乌是个没有围墙的城市。义乌实有人口170万,其中本地人口不过68万,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少数民族多:在义乌经商做生意的少数民族达到24000多人。外国人多:义乌的境外客人一共有8000人,分属189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一组颇具对比意义的数字是:2005年,义乌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00美元,外来人口总数递增近10%,而社会治安则呈现“四下降、三提高、二回落、一满意”的良好态势。外来人口的犯罪率也从2000年的5.3%下降到3.6%。
报道认为,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有着如此平安和谐的局面,得益于义乌公平对待外来人口的“统筹”观。在义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政治上平等,有的外来人员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像本地人一样行使政治权利;市总工会全心全意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亲如一家。除了从政治上关心,从感情上服务外,义乌在外来人口管理上还探索出了一条社会化管理的新路。
《工人日报》——“义乌发展经验”探秘
7月11日和12日,《工人日报》在头版分上下两篇刊发了长篇通讯《“义乌发展经验”探秘》,介绍了义乌这个一不靠海、二不沿江的内陆穷县,靠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而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市的奥秘——
顺应群众的呼声,1982年8月25日,义乌县委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下发了“一号通告”:正式开放县城小商品市场。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四个允许”激活了义乌人经商的传统,义乌人很快用拨浪鼓敲开了市场的大门。
1984年,县里又提出“兴商建县”,并将其确定为义乌发展的战略方向。此后20多年,历届义乌领导始终坚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到2005年,义乌市场成交额已达389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各专业批发市场榜首。
当许多市场如过眼烟云般昙花一现,义乌为何能连续15年交易额居全国之首?答案是:坚持改革与创新。
“四个允许”使义乌赢得了发展的先机。但义乌市场经营的是全国货物,许多客户来市场几次后,就撇开市场直接到工厂购买,非产地市场的弊端日益彰显。
面对逼近的危机,义乌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非产地市场的严重局限,1993年开始,义乌市创新发展战略——“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发展与市场关联的小商品加工业,使义乌市场从销地向产地拓展,义乌产品从“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转变为“小商品义乌造”。这一重大的战略创新使义乌摆脱困境,促进了义乌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整个市场40%商品为“义乌造”。
许多地区大量克隆义乌市场,这给义乌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使义乌市场利润空间日益减少,市场的先发优势递减。该市果断地对发展战略进行再创新,提出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战略目标,把义乌小商品推向国际市场。
义乌因此又抢先了一步。当众多市场还在国内争夺地盘时,义乌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目前义乌市场外向度已达50%以上,与212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特别是来自欧美高端市场的订单份额显著增加。而围绕小商品城这个世界最大的日用商品交易中心,义乌的会展、物流、金融、旅游、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目前第三产业占义乌GDP比重已达50.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