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创新都闪现智慧
如今,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城市都在路口设置了“左转弯待转区”。然而,10天前,在杭州市城区出现了“直行待驶区”新标志,这在全省范围内还是第一次尝试。
这个新标志首先出现在杭州最繁忙的路口之一上塘路和文晖路口(大树岗)。现在,该路口前方右转信号灯为绿灯时,东向西直行的机动车可大胆往前,进入待驶区等候通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路口的一块崭新指示牌写着:“右转绿灯时,直行机动车请进入待驶区”。在直行的两个车道向路口中央延伸出的一段区域内,在白色虚线内写着“直行待驶区”字样。
杭州市下城区交警大队的交警介绍说,该路口平均日流量约10万车次,设置“直行待驶区”后,一个信号灯周期,两个车道可多放行七八辆小车,一小时可多通行180多辆小车,同时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不会发生冲突。
大胆的尝试,终于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这一做法在杭州得到推广,目前解放路与中河路口、环城西路体育场路口、体育场路中河北路口、西湖大道定安路口、环城北路莫干山路口等地方也已经设置了“直行待驶区”。尽管暂时还有一部分驾驶员不习惯,但路口通行速度已经大大提高。
说到创新,不得不提的还有杭州的快速公交一号线。从先行国家和城市的经验看,公交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唯一选择。一辆大型公交车所占道路面积约等于两辆小汽车,而载客量却大了40倍,能耗也只有小汽车的十分之一,排污比小汽车低90%。
杭州是国内较早尝试快速公交的城市,快速公交一号线也是国内最长的快速公交线,因此被杭城百姓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统计数据表明,快速公交线路已经开始显现效应:自从4月26日开通快速公交一号线以来,日平均客运量已达3.8万人次,车辆平均运送速度达25.3公里/小时,运营速度比普通公交线路快20%左右。最高客运量5.1万人次,准点率达89.7%。同时,相继停驶5条与B1线重复率高的线路,日均减少配车143个,减少发车班次1700个,从而节省了道路资源。据一项针对B1线乘客问卷调查表明,满意率达90%以上。
与此同时,为了使快速公交线路、车道设置等方面更加合理,有关部门及时作出调整:从7月10日起,有3条线路的公交车准入快速公交专用道行驶,与B1线实行“同台换乘,一票多乘”。
类似的创新,在杭州的交通管理中还有很多。许多细节上的设计,你走在路上也许感觉不出来。比如把路口的人行道和地面做平(没有台阶)、行人二次过街等,都很人性化,也很实用。杭州总是在尝试,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上动脑筋。
每一个车位都尽力挖掘
买车容易停车难,是眼下不少市民的感叹。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停车位?不过,五年来,杭州对现有空间进行了充分“挖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城区“停车难”矛盾。
“挖潜”的其中一招,就是通过背街小巷改造腾出停车位来。“有时候,你只要把原本有四五米宽的小巷子再拓宽50厘米,就可以在这条小巷子里挤出一排车位来。”城建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刚改造好不久的抚宁巷、金钗袋巷,就为附近居民增加不少车位,其中抚宁巷只拓宽了50厘米,工程量特别小,却特别见效。又比如万寿亭街,街宽有4米到6米,却被立在中间的电线杆分成了两半。最后,城建部门对电线实行了“上改下”,停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珠碧二弄50个、潮鸣寺巷40个、九莲新村新增80个……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停车位被挖掘了出来,今年我市要改善的800条街巷中,预计可以整理出1万个停车泊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