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的体制是自收自支
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120频频出现阻塞,相关职能部门对此将作出怎样的反应,随后,记者采访了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徐伟伟。
“近段时间省内一些城市的120急救中心出现电话线路问题,造成患者打通电话却无人接听的严重情况,我们会对此类问题做出严肃深入的调查!”徐伟伟态度坚决地表示。
徐伟伟介绍说,120急救中心是一个自收自支的单位,不是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虽然在出勤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这些费用都很难维持急救中心的生存和发展。湖州就出现了急救中心难以为继的状况。
除此以外急救中心还面临着人才缺失的情况,高素质的人不愿意到急救中心。中心的待遇差,医疗技能也不可能及时提高。于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缺失。
近年来,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120急救中心的改善,投入也逐步增加,因此,可以说浙江全省的120急救中心的配备正处于建设之中。到明年年底,我们才能实现全省11个地级市急救中心的建立。在建设的过程中确实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也要下定决心完善120急救中心的功能。
“事实上,我们对120的要求很高,几乎可以和警方110相比,但是,120急救电话和110面临的一些困扰也是一样的。120的出勤的确被很多因素所干扰,比如说有些市民的伤病情况并不是很严重,完全可以自行到医院进行治疗,但依然要求120急救;还有恶意的电话骚扰和欺骗,使得120的出勤完全放空。所以,我也想呼吁一下市民们如果在病情可以自行处理的情况下,请在就近的医院就诊,这也是为他人考虑的一种理智之举。”
“但是无论如何,120就是一条生命的通道,它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生命的请求!”说到这里,徐伟伟的态度十分坚决。接下去,省卫生厅就120急救中心出勤慢以及电话线路不通等事件发出全省通知,对各个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120接到指令
3分钟后应立即出发
面对多起120急救热线不畅通事件,我们不禁要问,120急救应该履行怎样的职责,对于伤患者在发出救援请求时,120有没有相应的规定要求?
“目前杭州市区共有浙医一院、浙医二院、市一医院等11个急救点,30多辆急救车,服务半径平均7公里。”
杭州市急救中心的李剑主任介绍,中心对驾驶员及医生的急救反应时间有明确的考核要求:驾驶员和医生接到指令后白天3分钟、晚上5分钟内必须出车,(平均)12分钟到达报警点。不过,杭城的路况不大好,时常会出现交通拥堵,这给救援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困难。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急救中心采用医疗急救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系统配有电子地图,每辆急救车上都装有GPS,中心可以实时监控出外执行任务的急救车所处的位置,调度人员也可以适时调配。
“急救中心会通过不断地增加急救点,缩短服务半径。”最后李剑强调,要保证急救车畅通无阻,还得取得全社会的紧密配合和支持才行。
“作为政府开办的特殊的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急救中心对社会公众负有救助义务,这是社会赋予急救中心的社会职责。”温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浙江震瓯律师事务所律师方益权说,“可是当事人在拨打120出现问题时,也需要具备展开自救的头脑。”
方益权说,我们首先应当想到的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救助,比如出租车、自备车等。然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反映问题或者追究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健康。
而浙江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徐伟伟也谈到了自救的重要。他说,下半年,卫生厅相关部门会在全省11个地市分别进行急救的知识演练,向老百姓介绍和演示一些常见的急救小常识。让更多的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尽量以最佳方式和最快速度进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