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山重摆老庙会”消息和“庙会市井文化”征集令一出,把吴山管理处忙的,“就像天天上演综艺大观”,有登门现场表演的、有挑着货郎担上山的、有要求使用馄饨担的、有邮寄作品的,更别提打爆了的电话和超载的邮箱……
办公室主任陈忠良告诉记者,应征手工艺、戏曲、中药、小吃的民间高手应有尽有,而且来自全国各地。呵!国庆长假的庙会一定热闹又精彩。
姥姥的姥姥的嫁妆 想到吴山上来秀秀
老人脚踏在老式织布机的踏板上,手上的梭不停穿梭着,“老土布”一寸一寸地织出来。58岁的郑小花老人是浙江磐安人,她希望能够在吴山庙会上亲自演示老织布机。
郑小花的女儿郑芬兰告诉记者,她家有一架老式织布机。“这是我姥姥的姥姥的嫁妆啊!有150多年的历史啦!”
“老土布都是用棉花纺出来的,冬暖夏凉。”郑芬兰说,“以前,平民只能穿无花样的平布。只有地主才穿提花的布衣。”
提花的布衣有72道工序,主要的工序有24道。具体有:轧花——弹棉花——纺线——打线——……——织布了机——修布。
“如果时间、场地许可,我们会全部展示。这些工序基本上就是黄道婆创造的织布工序。”
郑芬兰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很激动,迫切希望能够在吴山庙会上展示他们的“老土布”。“织布的手工艺今天很少有人了解的,我希望能够在吴山庙会上让更多的市民见识这门手艺!”
白居易的《忆江南》 做成布贴画你要吗
“布贴画开始于北宋,流传于南宋。深得江南人的喜爱,”河南开封人刘凯毛遂自荐,说,“我们夫妻俩已定居杭州6年了,我们的布贴画除了保留民间的传统工艺外,还加入了先进的技术。”
布贴画,顾名思义是用剪成各种形状的布粘在画板上。刘凯的布贴画还更加立体——他先把布裹在剪好形状的纸板外面,再粘上画板。
“我们的布贴画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用热胶在画上题词。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热胶立体字是用一种特别的固体胶——融胶作成的。把融胶放在形状类似于手枪的胶枪里,用电加热,融化后,就可以写出立体的字了。
手工艺除了织布、布贴画,还有现场制作紫砂壶、草编、编塑料花等等。
现场制作紫砂壶,怕是很多杭州市民没有见过。一位宜兴人要现场表演制作紫砂壶,从陶坯到成品。现场会摆放个小炉子,一次可以烧制2个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