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
自杀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人企图自杀,约2.5万人自杀死亡;在欧洲自杀率同样居高不下。
然而,对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们还是有各种误解:
●自杀者非常想死。(×)事实上大多数自杀者通常在生死之间犹豫不决,他们仅仅想结束自己的痛苦感受,而不是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杀危机的改善意味着自杀危险的结束。(×)事实上大多数的自杀是发生在危机改善开始的三个月内,真正的自杀危险的结束是要使他能够解决问题或走出困境。
●所有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有精神疾病。(×)自杀的人并不一定患有精神疾病,有的是正常人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心理冲突。
●自杀动机很容易确定。(×)自杀是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一个人的想法,他本人不说出来,别人是很难知道的。
对自杀未遂者救人更需救心
现场·市区某医院急诊室
9月5日下午3点,市区一家医院急诊室。
“你们不要管我,走开,都走开,让我死了算了!”一名女青年哭闹着被人送进来。在她的左手手腕上,有一道长5厘米左右的口子,鲜血不断地往下滴。
“别哭了,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干吗要割腕自杀呢?”护士试图给她清洗伤口,却被她激烈地推开。
“快去联系她的家属,”一名110民警一边打电话一边嘀咕着,“年轻人感情出了问题,情绪一激动就自杀。人救下来了,我们就派不上用场了。”
一时间,民警、护士、医生、送自杀者进医院的好心人,都聚集在女青年周围。但是任凭周围的人如何安慰,女青年仍然拒绝医生的治疗,任由鲜血从伤口流出。一名医生试图上前强行为其包扎伤口,女青年又跳又叫,甚至张嘴欲咬医生。
面对情绪如此激动的自杀者,大家都有些手足无措。“幸亏伤口比较浅,否则长时间不缝合伤口,会失血过多的。”急救医生说。
直到下午5点多,我们离开时,女青年仍旧在急诊室哭闹,伤口也还没处理好。
解读———
如果我们对自杀干预有充分的了解,那个女青年也许能少受些心灵与肉体的双重痛苦。
上海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负责人单怀海副教授日前说,现在各大医院在急诊抢救自杀者时,往往只注重生理上的抢救,对自杀者的心理创伤的过问是个缺陷。医院如果把心理干预放在急诊一线,急诊自杀未遂者的急救工作也就能够纳入综合医院工作之一,就可以对急诊自杀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帮助患者对心理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自杀原因评估、心理诱导与治疗、预防自杀策略制定等多方面,并制定出一系列防范措施,如社会心理学支持、建立情感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视等,从而有效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