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三份力气 花在一个“流动家庭”身上
一幢出租房内,往往居住着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隔三岔五的“换人”频率,有时连房东也搞不清楚,家里究竟住了哪些人。
下城区的外来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新街道和石桥街道一带。一旦出现流行性疾病,这一地区,就成了何玉芳的“第二个办公室”。去年3月份,在各地陆续发现麻疹病例后,下城区30多个免疫工作人员,被同时调集到这里,为小型民办幼儿园、托儿所里的所有儿童紧急注射疫苗。
“要管好一个流动家庭的卫生保健,至少需要管理两三户常住人口的工作量。”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张水福,目前负责东新和石桥街道社区卫生的业务管理工作。他介绍说,在这一地区,常住人口只有5万,而流动人口已经突破15万。
“多数是出门打工的年轻人,白天基本见不到人影。”但是,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仍然是社区卫生工作者坚持不懈的目标。
石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姜梦贤的经验是,“随手做工作,加强各方联动”。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外来人员,服务站都免收门诊费,还对200种基本药物采取了与出厂价一致的“零差价”销售。在外来人员前来就医的过程中,姜医生往往要与他们谈家常,问问“家里人住得习惯不习惯,小伢儿有没有打预防针。”
“撤村建居”不到一年的石桥社区,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比例达到了“15∶1”。这“15/16”人的健康,成了衡量社区卫生工作的最重要指标。
“首先要了解这3万多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姜梦贤说,社区借鉴了“宾馆式管理”的思路,“人进人出”,都由专门的流动人口服务站进行信息登记。完成登记后,就能凭有关证件,在当地企业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保健服务。
统计数据表明,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妇女和儿童是健康系统管理中的弱势群体。这与“城市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关注的要点恰好契合。
几年前的一例流动孕产妇死亡病例,让章菱至今感慨颇深。这位孕妇由于缺乏系统的产前检查,最终因围产期心肌病失去了生命。“如果她能早些被列入‘围产期保健服务’的系统管理名单,这样的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
这也是樊建军将大量时间用于走访外来流动人口的原因所在。作为石桥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办主任,只要一碰到育龄期妇女,她就会跟她们聊聊“非法接生”的危害,询问她们家里是否有孕产妇在石桥工作和生活。在社区内的新华工业园区,“保健宣传点”的宣传手册和计生用品,取用量日渐上升。这一“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提升”的标志,让樊建军颇感欣慰。
针对流动儿童“放养式”管理带来的健康隐患,石桥社区在辖区内的甘长幼儿园完善了儿童健康“建卡”制度。每个2.5周岁以上的儿童在入园前,都会接受儿保医生的健康检查。对2.5周岁以下流动人口的“信息收集”,则由各个房东来落实。
“王雪儿,女,2006年9月24日出生,籍贯:河南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现住址:石桥村丰乐西苑。”在目前已实现全省联网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信息系统”中,我们读到这样一则信息。
“在不久的将来,如果王雪儿随父母一同离开目前的居住地,随她一起迁徙的,除了这两份登记完整的‘儿童健康检查登记表’和‘儿童预防接种证’,我们希望还有她们一家在下城感受到的‘健康管理意识’。”这,也是傅家康对“城市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在未来5年中实施效果的最大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