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费:改善交通的最后王牌?
对杭州未来收取“交通拥堵费”的前瞻思考与多维分析
核心提示
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是困扰国内外许多大中城市的共同“心病”。通过向经过“控制区域”的车辆征收“交通拥堵费”,控制进入“控制区域”的车流量,从而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目的。这一方式已被新加坡、英国伦敦证实有效。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在考虑收取“拥堵费”。杭州也意欲将“王牌”押在这一收费上。
昨日本报报道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专家、车主和市民的讨论。然而,杭州在探索缓解“行路难、停车难”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最终会走到这一步?“拥堵费”开征前还有多少路要走?国外“拥堵费”是怎么收的,对“治堵”真的行之有效吗?
三大疑问——
“拥堵费”将是最后一招?
杭州老城区目前机动车已超过30万辆,车辆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道路建设的速度。西方一些国家人均道路资源占有量达到30平方米,而杭州只有几平方米。靠造路满足交通需求,以现在的实际情况,根本行不通。关键在于提高道路的利用效率,让道路通畅起来。
杭州市交警支队有关人士解释,收“拥堵费”,是控制中心区交通流量的最后一击,犹如大铁锤敲向小钉子,肯定会引起很大反响,但却是缓解交通拥挤压力的好办法,国外不少城市已实践成功。当然,收费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恰当的时机,等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才能推出。
这位负责人表示:“通过收费可以调节中心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从时间上促使高峰时段的交通量能够有所下降,从空间上,迫使一部分交通量从中心区主要道路转移到其他道路上去,以缓解拥挤程度。”同时,他表示,“拥堵费”是“最后一击”,但并非惟一出路,中心区收费要与其他措施配套实行,才能期待收到良好效果。
“伦敦经验”是否适用杭州?
杭州提出对主城区道路收取“交通拥堵费”的想法,最初来自于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在近600公顷的“控制区域”征收“交通拥挤费”。而伦敦也从2003年2月17日开始,对周一至周五7:00~18:30进入市中心区21平方公里内的车辆,收取5英镑的“进城费”。
此举一出,立刻大大缓解了伦敦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伦敦交通局称,实施此政策后,该区域的交通量减少了16%(私人汽车减少了30%,但摩托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等增加了)。平均交通速度从13公里/小时提高到了17公里/小时,市民等待公交车的时间也因此减少了60%。而征收“进城费”所带来的财政收入,正好用于改善公共交通设施。
这美好的前景,显然给了杭州某种启发。问题是,伦敦的今天,是否能够成为杭州的明天?
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皇甫佳群认为,杭州的情况和国外不一样,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没有像伦敦那样发达的地铁系统。因此,考虑收取“拥堵费”要很慎重,要做大量的仔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