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学校升格平价收费确保生源充足
在杭州城北东新园小区,居民们盼了三年的名校——青春中学分校今年9月1日开学了。初一年级招收了4个班级的新生,分校规划办学规模30个班,大大缓解了东新园一带初中的“择校热”。
家长朱女士高兴地说:“本来准备多花点钱,让儿子参加民办初中的摇号。青春中学分校办到家门口,不仅是公办的,教学质量有保障,而且也不用花大钱。孩子就近上了好学校,全家人都跟着省心。”
下城区是杭州市推进“名校集团化”力度最大的城区之一。这里,有新校依托名校母体迅速成长的“嫁接”模式,有几所学校捏指成拳的“联盟”模式,有名校作为完整品牌异地开花的“移植”模式。而在江干区,西子联合控股集团向江干区人民教育基金捐资1000万元,建立九堡科技园学校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名校+名企”办学模式。
其实,教育集团多年前就以民间投资的形式出现了,但是,由于收费高等问题,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发展缓慢。公办或国有民办学校联姻而成的“新教育集团”,具有更多的优势:资金设备有保障,师资实力雄厚,教师队伍稳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价收费,这一招,确保了生源充足。
杭州市教育局长徐一超对记者说:“优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名校扩张,合理布局,没有演变成‘贵族学校’,而是使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进入名校,无疑促进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
品牌是否贬值期待真正的师资流动
在优质教育品牌输出的过程中,有人担心,名校这杯“牛奶”会不会被稀释,使原有品牌贬值?
杭州市教育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遵循教学规律,推行现代管理模式,科学输出新鲜血液,“牛奶”就不会被稀释。
杭州市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尊重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加入教育集团的各成员学校,要实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现代学校制度,让原汁原味的名校品牌在新的校区发扬光大。
杭州最早成立的公办基础教育集团是2002年成立的杭州求是教育集团。集团下属浙大附小、求是竞舟、求是星洲三所学校,在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后勤管理等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因为集团内部各学校发展是不平衡的,是否借鉴市场运作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很重要”。该集团负责人认为,集团不仅仅是挂一块牌子,发展教育集团离不开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石女士的孩子进入星洲小学后,每次去开家长会,三所学校的校长要么全部出席,要么也会出现在视频会议上。校长们不是各管各的分校,而是对整个集团负责。“三所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只是地理位置上有所区别而已,孩子选择在哪儿上学,家长看中的最重要指标是哪个学校离家近,而不用担心好不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名校集团化”发挥出了集团效应:新老校区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生源流失率、择校率直线下降。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些教育集团的运作还存在一些硬伤:比如有的教育集团沿袭旧的管理模式,各校区各有法人代表,教学内容、行政管理、财务收支等都是各自为政,真正的师资流动尚未开始,目前仅限于个别中层管理干部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