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杭州市有适婚而未结婚的人数20多万人。其中,“三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青年占相当比例。他们因交友机会有限而无法找到另一半,使父母非常焦急。
一边是,父母为了大龄儿女的婚事,不惜拖着年迈的身体,一次又一次“上山”到杭州万松书院替儿“相亲”;一边是,面对父母“千挑万捡”找来的“另一半”,“三高”青年没有“感觉”,在老人心里留下遗憾。
这几天,本报记者对万松书院父母相亲会进行了调查,走访了有关社会学家和婚姻专家,试图找出其中的一些原因。
于大伯第83次为儿相亲
自从前年夏天杭州万松书院举办首次相亲会以来,家住萧山的于大伯为了儿子的婚姻,每期必到,已联系和相见的女孩有100多位。
于大伯的儿子是某企业单位的工程师。“儿子本科毕业,身高有1.85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最好能找个条件相当的女孩子,条件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这样才般配。”于大伯说。
至今,于大伯儿子仍没相中合适的女孩。1月27日,周六,他第83次到万松书院为33岁的儿子相亲。
上午9时许,万松书院依然人流如潮。阳光和煦,毕竟刚过腊八,寒意仍浓。在众多大妈大伯的身影中,于大伯抄记着女孩们的个人信息。
(场景再现)
“唉!各方面条件不错,就是职业,和我儿子不相配。”
“这位姑娘,你是哪儿人?在什么单位工作?家里有什么人?”上午,在相亲人群中,一位戴眼镜的女孩,引起了于大伯的注意,他上前和她攀谈起来。
“这是我儿子的照片,还有学位证书、护照等复印件,你可以看看。”于大伯听到那位女孩的自我介绍,还满意,随即递上了儿子的信息。女孩是扬州人,边上她的母亲也来了,看过于大伯递过的信息也较为满意。在现场,他们相互留下了彼此的信息。专家点评:“门当户对”,是当下家长为子女择偶时的口头禅。但今天要讲究的门户相当,并不指男女双方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学历的一致或相似,更多的是指当事人文化的同源。特别是指双方各自带到婚姻中去的,自幼在家庭里业已形成的一些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性,如果两个文化异源的夫妻生活在一起,可能带来较多的价值或文化印记冲突,双方又无法适应改变的话,和谐的生活终难达成。由此,于大伯为儿子框定的择偶条件其实并不是最明智的抉择
“三高”女孩苦等“另一半”
在涌动的相亲人潮中,来自西湖区的张大伯,也是相亲会中的“常客”。从去年夏天开始,他和老伴断断续续在万松书院相亲会现场索要了好多男孩的个人信息,但就是没相中一个满意的女婿。
女儿,31岁,硕士学历,身高1.63米,留学回国后,现在政府机关工作,有婚房。这么好的条件还找不到对象,女儿的婚事难煞了父母。
(场景再现)
“其实,这么长时间来,也不是没相中过一位小伙子。去年10月份,在一次相亲会上,就看中了一个。
“那个小伙子的条件也算不错,名牌大学毕业,某研究所骨干,身高1.76米,长得帅,挺幽默。但有几项条件不符合,学历是本科,又是外地人,有些门户不对。
“回家和老伴商量了一下,最终没让女儿和那个小伙子见面。
“也不知道是为何?也许我们的要求太苛刻了,但毕竟是孩子的终身大事啊!”
此前也有许多朋友劝过他们,条件是否要放宽些,但在和老伴商量时,老伴认为自己女儿这么优秀,当然“待价而沽”了。于是,两人最终形成了统一思想:宁缺毋滥,一定要坚持理想的标准,绝不轻易向现实妥协。
专家点评:在一般情况下,女性早些择偶机会较多,男性则晚些择偶更为有利。但是,张家硕士生女儿立志“先立业,后成家”,必然会失去一些择偶机会。因为择偶一般是随机的,这存在一个自然机遇的问题,或者说运气问题。对女儿来说,年龄不饶人,待到学业有成时,择偶的机遇也已失去了很多,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小,张大伯当下最重要的是与女儿达成一致意见,在选择未来女婿的条件上抓主要条件。“我理想的爱人在天边,我得到的丈夫在眼前”,相信并接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