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
老渔民羞愧三次大“围剿”
浙江省海洋学院的大黄鱼研究学者赵盛龙这样评价那年的大丰收:
“1974年的那次‘大围剿’,实际上严重破坏了大黄鱼的越冬场。可是,在当时还误认为是开辟了新的大黄鱼渔场。结果,以后的几年里,大黄鱼产量直线下降。”
1974年以后,大黄鱼产量连续减少。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每年春夏汛都采取大规模捕捞进港产卵大黄鱼的做法,在大黄鱼产卵之前就捞起,使三分之一的亲鱼(大肚子鱼)得不到产卵的机会,导致了幼鱼产量急剧减少,大黄鱼资源状况从此一蹶不振。
到1993年,全省大黄鱼产量只有0.019万吨,而舟山仅有27吨。
“我已经十多年没捕到过野生大黄鱼了”,在采访中,很多渔民说起大黄鱼消失的原因,都把矛头对向“自己”,“捕得太凶啊!一开始是对网,后来有了更密的拖网、帆张网,敲轱作业更是连小鱼都不放过。”
老渔民老崔觉得惭愧,因为他曾经这样捕捞过。
竭泽而渔,是造成大黄鱼消失的主要原因。浙江海洋学院大黄鱼研究专家赵盛龙说,历史上对大黄鱼进行的三次持续大“围剿”,不仅围捕春夏汛浙江沿海渔场、舟山岱衢洋的进港产卵的大黄鱼,又穷追不舍地围捕浙江外海渔场的越冬大黄鱼,使得大黄鱼亲鱼、幼鱼大量被捕,断了子又绝了孙。
产卵地环境的变化也是大黄鱼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浙江海域海底平坦,西北部较浅,东南部较深;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流注我省海域的江河较多,有长江、钱塘江、甬江等,多种水系汇集于浙江近海渔场,使底层营养盐类随海水涌升,加速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十分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但是上世纪80年代后,沿海城市的邻近水域、河口及港湾水域被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质量下降;围海造田等海洋工程污染改变了水流环境,对大黄鱼的近海产卵环境造成了影响。
替身登场
养殖大黄鱼终归无法受宠
昨天下午,记者特地跑到舟山定海的一个菜场看了看,这里的大黄鱼都是养殖的,尽管色泽艳丽,但依旧少人问津。鱼老板说,现在都降到了十元钱一斤,都没什么人买。而野生大黄鱼两斤以上规格的要卖六七百元,还经常买不到。
在捕不到野生大黄鱼之初,很多渔民办起养殖场。
“当时大黄鱼鱼苗是从福建引进的,不是舟山正宗的野生大黄鱼,质量不是很好。”说起当时的养殖状况,嵊泗县的谢老板颇多感慨,“后来我们自己培育了舟山野生大黄鱼亲体鱼苗,市场反响很好,因为养殖出来的大黄鱼在口味上和色泽上都和野生大黄鱼相差不大,一般人很难分辨。”
在人们吃不上野生大黄鱼的日子里,养殖大黄鱼成了替代品,仅2002年一年,养殖大黄鱼产量就高达2000多吨。
但好景不长,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上福建、广东一带低价养殖鱼的冲击,舟山的养殖大黄鱼受到冷落,产量逐年下降,去年只有200吨左右,与前几年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采访时,舟山市海洋渔业局养殖处的专家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嵊泗县政府看到大黄鱼养殖业非常兴旺,而且嵊泗有得天独厚的海洋养殖环境,于是引导和鼓励渔民上岸办养殖场,结果因为养殖的大黄鱼卖不出去,政府不得收购贱卖,造成几百万元的损失。
这个故事被当作舟山养殖大黄鱼从兴盛走向衰落的一个象征。目前,虽然水产养殖场遍布舟山各岛,但养殖大黄鱼的已少之又少。
在谈到大黄鱼养殖业的衰败原因时,舟山市海洋渔业局养殖处有关专家说,一方面是由于产量低,难以和福建、广东一带的养殖大黄鱼竞争,而产量低的原因和自然环境有关,舟山属于开放式海域,大黄鱼在低于6℃的水中很难生存;另一方面,人们对于野生大黄鱼的钟爱,使养殖大黄鱼很难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