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问张锡玉的儿子郑泽腿好了最想做什么事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帮妈妈扫地、买菜……”台下观众潸然泪下。“谁能治孩子的病,我愿一辈子给他打工。”采访中,张锡玉几乎泣不成声,泪水滴落在她的手背上。
“如果能住上好房子,给你好吃的、好玩的,你愿意去吗?”“不,我哪里都不去,我就呆在两位爷爷身边。如果他们要把我送走,我就不停地哭,直到他们接我回家,爷爷最怕看到我哭了。”这是被两位老爷爷所领养的10岁小女孩与主持人的一番对话。
感动人物,触动着百姓的心弦,震撼着温州人的心灵。当“无畏”、“取舍”、“忘我”、“承诺”、“母爱”、“情义”、“善举”、“执着”、“坚忍”、“慈爱”、“使命”的字眼在大屏幕上一一跳出,颁奖现场一片唏嘘。现场观看的市民李叶说:“几乎每一个感动人物都让我肃然起敬,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让我觉得人间处处有真情。”
在网上,无数网友发出了心底的感叹——“温粥人”说:“现在的社会,总觉得越来越缺少人情味。但这些感动温州的人,却让我心头一暖。其实,我们的家乡,还是很有温情的。”“家在温州”说:“英雄让人感动,生活中的真情同样温暖人心啊。”“第一滴眼泪”说:“看到这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呕心沥血的教师、坚贞不渝的夫妻,我落泪了,社会正因为爱而美好!”
感动的力量,在这座城市扩张
“此前,完全没有想到,市民关注度会如此之高。一年举办一次的决定,既是市里领导的想法,也是广大市民的呼唤。两者不谋而合,找到最好的交集点。”温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道常务副总监吴晖对记者说。他介绍说,第一届举办得非常成功,创下了历年来主题晚会的收视率最高纪录,达到3.5个百分点。今年又创下新高,收视率达到4.4个百分点。去年出版的《2005感动温州》一书以及光盘,一共1.5万套,被市民一抢而空。
感动的力量,在温州这座城市悄然扩张。“感动”的话题,正让温州人共同寻找英雄、寻找真情、寻找大爱。事隔一年,2005感动人物的故事还在市民口中传递。
“2005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小男孩徐建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爸爸,我一定能找到治好你病的药。”这句话,一个15岁的小男孩足足坚守了9年。为了给父亲治病,他6岁开始就上山采药,现在把中医书都翻烂了。在颁奖台上,徐建威回答主持人“苦不苦”的问题时,说了一句让许多市民如今都能背出来的话:“替父亲做事情,我不敢说辛苦。”此后,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自强自立、勇于面对困难时,就会讲述大山中这个孩子的故事。
就在去年3月6日颁奖晚会结束的第3天,3月8日凌晨,湖北籍温州永强大酒店保安队长周大军演绎了一场与持刀歹徒搏斗而英勇牺牲的悲壮情景。“我建议周大军评选为2006年的感动温州人物。”事情出来以后,网友马上在网上发布,跟帖者如云。有网友说:“第二届感动评比,看来不办不行了。”
“感动”这两个字,一夜之间,成为了温州人的共同话题。见义勇为的人多了、拾金不昧的人多了、奉献爱心的人多了、乐善好施的人多了,人与人之间争当平民英雄的氛围浓了。就在2006年,温州这座城市又出现了归还18万元现金的出租车车主金阿南,出现了永嘉义工群的组建者、新温州人唐善泽;出现了桑美台风中失踪的驻村指导员林红武……
作为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温州都市报记者汤琰琰说:“参与采写‘感动温州人物’系列报道,刚接到任务时,我担心老百姓推选的方式能否运行下去,怀疑推荐来的人物量能否支撑一次评选。没想到真情故事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看来,生活中不缺少感动故事与感动人物,只是缺少发现。”她还说:“现在,我挺庆幸参与了这次活动。我的心一次次被打动着、温暖着。尽管他们的事迹我已十分熟悉,但看颁奖晚会我照样几次掉下眼泪。”
其实,整个推荐、评选、颁奖的过程,就有一串串感动之后的感动故事。
推荐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张锡玉的,是她的隔壁邻居,也是她的房东。因为被这对母子打动,房东就免去了所有房租。推荐马站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是在桑美台风中接受过救治的一大批村民,他们对记者说:“我的命都是这些医务人员给的。他们应当成为2006感动温州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