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到了,屏南镇百步村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村里住着的3位残疾老人,此刻正住在政府出资建造的新房里,欢欢喜喜地备年货迎新年。
3位老汉1只眼。百步村的这3位残疾老人有两位是孤寡老人,另一位与小孙女相依为命;有两位双眼失明,另一位则右眼失明。三位老人叫蒋天根、蒋火发、季世福,他们都有七旬高龄,分别是71岁、72岁、73岁。
去年,这3位老人成为残疾人“安居工程”实施对象,政府出资为他们建造了新房。2006年10月份,3位老人搬进了新家。想着今年再也不要在四面透风的破屋里过年了,老人们心里有说不出地高兴。
|
季世福老人搬进新房后,找他聊天的老人多了。 |
|
季世福老人最近还收到了屏南镇党委、政府送来的新年礼物,他可乐了! |
|
蒋天根老人原来的破房 |
沐浴春风 孤寡盲老汉奏响自强乐章
蒋天根,这位远近闻名的坚强老人双眼从小失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仅20余岁的他3年内相继失去了最可依赖的3位亲人-父母和哥哥。从此,蒋天根孤单一人独立生活。为了生存,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在黑暗中摸索,渐渐学会了种田、种菜、洗衣、做饭,还学会了砍柴、养猪。
多少年来,这位坚强的老人就住在几间破屋里独自生活。老人所说的破屋,真是典型的破屋。那是一幢两层楼的老房子,房屋由土块加几根木头堆砌而成,屋顶的瓦片仿佛年迈老人的牙齿,所剩不多!墙壁的大洞比大门还宽,估计是平时常有风雨入侵,村民为老人用破草席遮了一部分。靠近路边的那片墙歪歪斜斜,墙上有一条几米长的大裂缝,整片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随同前往的百步村村委会主任说:“这座危房,我们看着都怕,村民都不敢在他家长时间逗留。”
然而,蒋天根最担忧的还不是这些,据说每年春夏来临雨水增多时,他家的房子都会满进雨水。因看不见,当他有所感觉时,房子的水位常已很高。蒋天根说:“前几天夜里突然下起了雨,我被‘淅淅沥沥’的雨声吓醒,刚想起床逃出屋去,后来一想自己已搬进安全的新房了,就安心地睡去了。”
蒋天根现在所住的新房一室一厅,简单明亮宽敞,尽管眼睛看不见,但老人还是把两间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听到市残联理事长黄邦辉熟悉的声音,老人高兴地拿出了瓜子、花生、糖果等都招待我们。
老人说,首次在新家过年,为了表示庆祝,他除了购买瓜果,还买了一只大猪脚,做了一些黄粿。除夕夜再添点豆腐,今年春节就能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了。
新年将至 蒋火发祝福天下好心人健康长寿
蒋火发原是屏南镇里洒村人,他不仅双目失明,还下半身瘫痪。多年来,他与年幼的孙女蒋春娥相依为命。
2001年,蒋春娥与老人的故事经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好心人向蒋春娥伸出了援助之手,使蒋春娥的学业得以继续下去。蒋春娥进城读中学后,蒋火发的衣食起居就全落在了百步村潘土福夫妻俩身上。
潘土福今年也已72岁。当初,潘土福与蒋家说好,由潘土福照顾瘫痪在床的蒋火发老人,蒋家每月支付给潘土福300元钱。小春娥一走,好心的潘土福与妻子就把蒋火发老人接到了家里,不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还免费供应饭菜,每年仅拿2700元的费用。
“我自己也一大把年纪了,他饿了我要烧饭做菜送到他嘴旁,他拉大小便我要为他脱、穿裤子,他夜里睡觉我还要在一边陪着他睡,家人怕我吃不消,都不肯让我照顾,可是他的孙女在城里读书无法照顾他,他自己看又看不见,动也动不了,太可怜了,我不忍心丢下他不管。”潘土福说。
蒋火发搬到新居后,尽管动不了,但却感到自在了。这总是自己的房子,以前住在人家的家里,大小便经常拉在床上、掉在地上,让他总觉得无法面对潘土福家的儿女们。
蒋火发说,因为好心人的无私捐赠,小春娥学业得以继续下去;因为好心人的帮忙,他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因为党和政府的关怀,他在垂暮之年还能住上新房。他感谢党与政府,感谢天下所有好心人,新的一年,蒋火发老人祝福天下所有好心人健康长寿。
党的政策好 不花一分钱住上新房
季世福老人的新家与蒋火发老人家相邻。当日上午,季世福老人家里喜气洋洋,村干部们正忙着为老人的新家贴对联,季世福在一旁递胶水和对联。他对记者说:“党和政府的政策真好啊,自己不出一分钱,还能住上这样的新房,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季世福右眼失明,是三人中唯一能看得清世界的老人,只可惜他的听力不行。季世福原来的老房子又破又漏,现在住在新房,不再需要担心刮风下下雨了。因为新房盖在村中心路的路边,村里的老人经常过来与他唠磕,老人的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新的一年,季世福老人最大的心愿是每月10元钱的电费会有人为他出。因为他每月的50元的低保费仅够支付柴米油盐的费用。
龙泉100户残疾人家庭受益
据悉,2006年龙泉市像3位老人一样受益于残疾人安居工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共有100户,其中新建68户,置换8户,修缮24户。
实施残疾人安居工程目的是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改善贫困残疾人的生活居住条件,是一项民心工程。我市残疾人安居工程始于2003年,其后两年间完成88户残疾人的危房改造,远远地超出了上级残联下达的19户指标,社会效果良好。去年我市又将其列入“十件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同样远远超出了丽水市残联下达的指标,使更多的残疾人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