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报道过吴英捐款“善举”的一位资深记者昨天在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作为记者一定得有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不能“见钱眼开”,笔随“财富”走。当时,他应邀去报道捐款“善举”时已听到过“神话”,但他没有写“神话”本身,只是发了个小小的简讯。后来,看到一些媒体大肆炒作“神话”了,他又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泼冷水的文章《给富姐吴英泼一大桶钱江源头冷水》:“我以为,现在不是吴英用钱砸晕了社会,而是我们有些晕头转向的记者用自己的文字砸晕了社会。”现在看来,这个预言说中了。
这位记者说,当初媒体把人吹到了天上,害人不浅。现在有的媒体的报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大有“痛打落水狗”的架势,不客观、不冷静,很不好。做记者的一定要客观、冷静、公平、公正,不要讲过头话;不能“势利眼”;不要着眼于“一夜暴富”,应当写创业、创新。
浙江大学新闻学教授沈爱国说起“吴英事件”十分感慨:当初许多媒体单纯为了博取眼球,没有深入调查、核实,就不惜版面狂轰滥炸,不理性,心态浮躁;现在又是一种看客心理,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推波助澜,而没有从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对这一事件作深入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媒体应该有导向意识,有社会责任感!”沈爱国说。
“吴英事件”对规范金融秩序的提醒
在“神话”破灭之前,吴英的“财富”充满了神秘色彩。数月以来,媒体和公众对于其巨额财富的来源充满了各种幻想,同时对其投资多元化的资本运作能力充满了感叹。就在半个月前,吴英在主动约见记者时,还信誓旦旦地强调“我的钱都是干净的”。
据了解,在吴英导演的这出戏里,上当受骗的人很多都是有钱人,其中不乏富翁,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轻易上当呢?难道仅仅是吴英玩了“高额回报作诱进行集资”的陈旧骗术?
对“吴英事件”,法律现在虽没有给予盖棺论定,但对整个社会的棒喝警示作用是深远的。时评人张敬伟认为,吴英的财富神话是违反法律原则的。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作为新兴有产者的财富不应该是晦涩神秘的,而应该是透明公开的。尴尬的是,对于吴英财富的由来,竟然隐形为游离于公权和金融监控之外的盲点,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博导金雪军教授认为,:第一,“吴英事件”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问题非常受关注,一旦出问题,不仅仅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涉及面非常广,必须高度重视。第二,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客观上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但缺少有效畅通的渠道,正常的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另一方面,老百姓手里的钱多起来后,迫切需要解决投资理财的渠道问题。第三,金融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应该让公众非常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合法的渠道,哪些是非法的渠道,所以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做两件事:一是监管的制度建设,应该在法律上有一些可操作性的、具体的、细致的制度和规则;二是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让中小企业知道怎么样融资、筹款是合法的,让更多老百姓识别和把握国家的金融投资政策和法规。第四,政府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管理问题。既要活跃金融,创新和研发金融产品,又要让社会公众树立起金融风险意识,加强防范,社会要有预警体系。包括金融从业人员在推销新产品时,在说明客观优点的同时,要告诉客户潜在的风险,使公众在投资理财上降低这种风险。
南方都市报社论说,吴英张扬两年不到就受到法律追究,除了说明那种靠原始资本游戏的富豪生存路径不再之外,也说明江浙地下金融市场十分庞大。如果因为吴英事件,政府堵上了浙江等地地下金融市场的大门,那么吴英个人的不幸将衍变为对东南沿海市场经济的沉重打击。有藏富于民的传统与市场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下金融素来十分发达,有效地解决了国有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不足的难题,甚至可以说是江浙市场经济的引擎。据2005年末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的抽查数据,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已接近8000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比重达28.07%。货币如水,择地而生,堵不如疏。通过“吴英事件”,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给民营企业贷款与民间资金尽快找到市场化的出口,这才是杜绝后患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