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量上市、菜价连连下跌……偏暖的天气在给消费者带来口福的同时,也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昨天,省农业、气象方面的10位专家聚集在一起,为农业生产出谋划策——
加强田间管理应对暖冬影响
“今年暖冬已基本成定局。”在省农业厅今天举行的农业、气象专家座谈会上,省气象专家金志凤开门见山。
自去年12月以来,我省平均气温达6.2℃至10.9℃,比常年偏高1.2℃至2.3℃。特别是2月份以来,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3℃至5.3℃,除龙泉外,其他地方的平均气温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暖冬,正悄悄地影响着我省的农业。
暖冬让作物生长的“底子”不厚实
气温明显偏高,造成许多作物生长快而不壮。省农业厅粮食首席专家孙健说,全省320多万亩油菜已陆续抽薹开花,100多万亩大小麦有的年前就开始拔节,均比往年提早1周左右。但由于提前进入生殖生长,造成生长期短,养分积累不足,作物生长的“底子”不厚实。
“就像人在生长发育时如营养不好身子就会发虚一样。”油料首席专家王月星告诉记者,别看眼下大田作物看上去叶片茂盛,但苗势偏弱、叶片偏嫩,抗寒、抗病虫害和抗倒能力明显下降,一旦遇上灾害性天气极易受伤害。
一些经济作物也受到了暖冬影响。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也有些担心地说,由于低温刺激不充足,草莓开花坐果受到影响,建德等地的草莓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
天气偏暖也给病虫害滋长提供了“温床”。植保专家蒋学辉指出:今年将是病虫害偏重发生的年份。他说,暖冬有利于病虫害越冬,估计今年蚜虫、小菜蛾等虫害以及蔬菜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会提早发作,并可能增加夏秋季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同时,也有利于大田杂草提前萌发,产生草害。
加强田间管理以应对暖冬影响
面对暖冬,农业专家们一致开出了应对“药方”:加强田间管理。
首先要做好清沟排水。由于去冬没下雪,许多地方的农民对清沟排水不重视,有的甚至连沟都没开,造成田间积水,叶片发黄。孙健提醒,渍害是春花作物高产的主要障碍,各地要抓住近期天气晴朗的时机,及时清理田内“三沟”和田外渠道,降低地下水位。同时,结合清沟,撬泥培土于作物根部,压草保温护苗。
施肥要科学。王月星建议,由于当前作物生长偏弱,对旺长的作物要适当控制甚至不需施氮肥,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同时,要适当施一些钾肥,有利于作物壮秆,提高抗倒伏的能力以及产量。到4月份时,再增施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麦穗、油菜的籽粒饱满度。
防治病虫害显得尤为紧迫。专家们说,各地农业部门要加强春花作物病虫的监测、预报,备足对口农药,指导农民适时防治。对前期未施用化学除草剂或因田燥施用效果不理想的田块,要根据杂草类型赶快补施异丙隆、盖草能等除草剂,防止杂草大发生。
当前,我省许多地方的大棚蔬菜如番茄、茄子等已开花坐果。赵建阳建议菜农要及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点花,争取尽量保花保果,以提高产量。
暖冬过后也要提防倒春寒
暖冬过后会不会出现倒春寒?这是农业专家们最关心的。“天气明显偏暖使作物‘身子’虚,抗逆性下降,一旦遭遇倒春寒,受到的影响将比暖冬大得多。”孙健说,2005年3月中旬的一场大雪,曾使我省许多作物遭遇冻害,农民损失巨大。
而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上中旬我省将出现低温连雨天气,4月中旬可能出现倒春寒。
我省是水果大省,3月中下旬恰逢桃树、梨树开花期,容易因此造成授粉不良、产量下降。水果首席专家孙均说,在春寒、倒春寒到来前,农民可通过覆草培土、晚上烧柴熏烟,提高果树防寒、抗寒能力;采取浇水等办法,延缓果树开花。受到冻害后,要在施速效氮肥的基础上实行根外追肥,同时采取人工授粉,提高果树的授粉质量。
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蚕桑,而新种的桑树又极易受冻害。为此,蚕桑专家周琴认为,一旦出现冻害,桑农应不剪梢(枯枝),以免影响桑树生长发芽;不能过多偏施氮肥、采桑叶,同时要施速效肥,提高抗冻能力。
农业专家们还建议,今后各地应合理搭配作物品种,像茶树在适度推广乌牛早、桑树推广早春桑等早熟品种的同时,要鼓励农民种植一些中晚熟的品种,以有效防避倒春寒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