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农科所所长汪惠芳
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林中
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叶文玲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副市长陈重华
【浙江现场】
今天是儿子开学的日子,在杭州汽车东站附近一家工厂打工的刘晓平和妻子一大早就打电话回贵州纳雍县老家,对孩子左叮嘱、右关照。刘晓平的妻子说:“我们夫妻在外面打工,把孩子留给了他的爷爷奶奶。今年回家过年时,发现孩子跟我们很陌生,一直藏在爷爷后面,成绩也不好,我们很担心。”他们希望通过正在北京报道全国“两会”的本报记者,把这个问题好好地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反映。
【北京连线】
记者: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许多在城里打工的母亲像刘晓平妻子一样听不到孩子的当面问候。她们的孩子,也不能当面感受母爱、表达心意。你们认为留守儿童亟须关注的是什么?
叶文玲:每当想起身边还有留守儿童这样一群孩子,作为母亲,我的心中就有种难以言喻的痛。我最担心的是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他们长期不能近距离地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在生活中缺少爱的教育,如果老家没有合适的托管人,很容易引发内向、自闭、孤僻等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因此行为失范。
赵林中:我是办企业的,厂里也有很多外来工,对留守儿童问题我也很关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有调查表明,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少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很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孩子因心灵空虚迷上电子游戏、赌博等等,有的甚至打架斗殴,令人痛心。
记者: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怎样一种心理关爱?
陈重华:留守儿童已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政府部门和各级妇联组织应该在关注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卫生。要经常组织一些有益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还可以通过结对子等形式,建立起对留守儿童的长效帮助机制。在我省一些地方,设立了留守儿童中心、留守儿童俱乐部,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这些中心和俱乐部里,孩子们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也可以接受专业人员在心理、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帮助,这是对他们日常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
汪惠芳:学校在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上不能“缺位”。可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使留守儿童较好地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赵林中: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还有一个对策,就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近吸纳剩余劳动力,使他们的父母可以“离土不离乡”,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还可以发展农村寄宿制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享受到心灵关爱。
记者:说起心理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会觉得无从下手。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叶文玲:我提醒外出务工的父母们,多抽点时间,与留守在家的孩子交流沟通,现在通讯条件很方便,即使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生活、学习上的问题,让孩子有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陈重华:我也有同感,打工的父母们在外很辛苦、很不容易,但再忙也要抽空“回家看看”或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以尽为人父母的责任,毕竟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耽误了一时,会耽误了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