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这家公司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用人单位更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哪方面的能力?我到这家单位工作,能拥有理想的发展空间吗?我看中的公司不要我,要我的公司我却不想去,是不是我的求职定位有问题?——眼下正值大学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忙碌时期,通过前期调查,我们发现,各种困惑压在毕业生心头。
前几天,我们从杭城大学生找工作大军中随机找了三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情况各异),由三名记者亲身体验了找工作的个中滋味。
当天下午,三名大学生找工作回来后,我们请来了中国人力资源协会理事、浙江思克赛斯培训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家胡松希,对三名大学生的求职过程进行了面对面的分析指导。希望对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有些许帮助。
我的简历有问题吗?
-陈丹(化名)女 浙大城市学院中文系
3月31日早上7点多,陈丹起床了,因为学校今天有个商贸人才招聘会。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她决定修改自己的简历。
“我一些同学的简历经常能百发百中,只要投出去就会有面试机会;而我的简历通常石沉大海。我与他们没什么大的差距,肯定是简历有问题。”陈丹想。
综合同学的意见后,她决定突出自己的重点、放大自己的优势,而不求面面俱到。首先将封面后的“求职信”去掉,这一页累赘,用人单位都直截了当看个人信息的;纵横对比后,她发现自己的优势是有较多的实习经历,因此她把原先位于第三项的实习经历,挪至第二项,且将字体放大;与其他中文系学生相比,她觉得自己的英语有优势,所以她不仅写明自己已通过中级笔译,还附上了英语版简历,“这样让人看起来专业些。”
9点多,离招聘会开始还有20多分钟,我随她走进位于学校体育馆的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很多,总共有70多家,但陈丹很少有停留下来的。
走过七八家不知名的企业,来到绿城酒店前,陈丹停留。“你好,我想应聘总经办秘书。”她面带微笑递过简历。招聘人接过简历,仔细看起来,“用英语自我介绍一下。”
久经面试的她,用英语自我介绍难不倒她,她还机灵地在最后加了句“我想绿城是能给我发展空间的企业。”与其他单位不一样的是,绿城竟然当场面试起来,这让陈丹有些措手不及。
30多分钟后,终于面试完了。我和陈丹继续往前走,参看其他用人单位。“我现在不需要很高的工资,但至少要有发展空间。”陈丹跟我说,这也是她立即向绿城投简历的原因。那天,她总共投出两份简历,不知能否给自己带来佳音。
简历要突出实习及评价
陈丹:看看我的简历,有没不合适的地方?
专家:你的简历清晰完整,个人简单情况都介绍清楚了。但既然实习经历丰富是你的优势,我怎么看不到实习单位对你的评价?比如大一时,你在银行负责接听电话,对方是怎么评价的呢?这是作为用人单位想知道的。如果允许,尽可能提供实习单位的电话,以便用人单位核实,也是体现自己的自信。
作为用人单位,很看重毕业实习。如果毕业实习好了,可能意味着该人能马上上手。但在你的简历上,我看不到毕业实习,全是寒暑假短时间实习。如果我是用人单位,会有疑问。
陈丹:我们没有毕业实习,学校没有安排。
专家:那这一点你要在简历上说明。还有,最好在简历后面附上一些作品,比如于某年某月发表于哪里的文章等。
陈丹:我现在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是去大公司应聘还是小公司?就如上午,我基本选择了大公司,因为大公司我还了解一些情况,而那些小公司我不知道自己进去后会怎么样,有没有发展空间?
专家:其实用人单位在面试你的同时,你也要与之充分沟通,强劲了解公司。比如,你在应聘时可以问他,我的职业发展生涯会是怎样,有没对我进行职业设计?工作后,会有不断的培训机会吗?等等。如果是一个发展中的公司,对员工的培训职业发展都有完整的设计。
如果你想进外企,又缺乏相应的职业英语能力,不妨考虑一下报一个专门的职业英语培训班。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浙江开设的北外诺加双语能力教学根据学员对职业英语的选择需求,设立了不同的职业英语培训班,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或是有培训需求的在职青年都提供了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当然你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认可的话,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这些公司尝试一下。
我的优势在哪里?
-吴军(化名)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国际贸易大四学生
从去年9月找工作开始,浙江工业大学的吴军就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下了他所有找工作的资料。算起来,3月31日在本校参加的这场招聘会应该是他参加的第五场大型招聘会。
3月31日早上7点多,他和同学从小和山校区出发赶到朝晖校区,虽然招聘会是9点开始,但队伍早就排了好几百米。“年前我排过几千米的队伍,今天这个队伍小意思了。”吴军告诉我,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去招聘会连个人简历都不带。现在半年下来学会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了解到自己应该找什么性质的工作。
吴军事先查看了招聘单位和他们的相关资料,最后选出了几家机械类和化纤类的外贸公司。然后,吴军就按照自己记下的公司一个个找。
按照顺序,吴军走到一家钢材外贸公司递上了简历,并加上了一段他认为必不可少的开场白:“你好,我是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吴军……”
听完介绍,对方立刻问起一些专业问题来考验他,谈了5分钟左右,对方听说他目前在一家与他们同性质的公司实习,就立刻询问起一些对方公司的操作情况,最后还让吴军留下公司同事的名字,称要进行调查。吴军思来想去后,抽回了自己的简历:“看起来他们对这家公司的兴趣超过我,就算我以后不打算留在实习公司,但这家公司我是绝对不会去的。”
吴军在招聘会上共投了3份简历,他投的第三家公司是他来招聘会的主要目的,“我们每一场肯定有主攻的公司。我来的时候查过他们的资料,感觉跟我要找的挺符合的。虽然在新昌,但是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在哪里干都一样,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是最好的。”最后,双方没聊多久,对方就肯定地告诉他,等通知和老总面谈。
要尽快签订就业协议
吴军:我第一次定下的工作,因为协议书没签好而变得被动,我现在有没办法办法挽回一点损失?
专家:从你所说的情况来看,没办法挽回了。以后找好工作后,就应该督促对方签订就业协议,并要求对方盖章。当然,就业协议并不是法律依据,只有签订劳工合同后,对方出现问题才能把合同当作证据,送到劳动仲裁部门去,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吴军:我现在找工作是看行业的,行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工作单位的好坏。这样对吗?
专家:我认为这个想法有一定道理。从长远来说,好的行业对个人的发展更有利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我们选择名牌大学中不好的专业,还是普通大学中好的专业,我是比较赞成后者的。
吴军:今天碰到的单位对我实习单位进行摸底,我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专家:你拿回个人简历是对的。如果对方在询问你实习单位信息时,你就应该告诉他,你是招聘我,我只需透露个人信息,而公司信息是绝对不能透露的。另外,这个单位通过如此手段来获取信息,可见这个公司本身就不可靠。
找工作主要找行业
-刘亮(化名)男 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3月31日上午8点30分,浙江工业大学春季招聘会上,我和工大经贸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刘亮(化名)有了第一次见面。眼前的刘亮瘦瘦的,并不起眼。虽然是并不相熟的陌生人,可刘亮开朗外向的性格却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刘亮告诉我,自己老家在湖南,再过几个月就要毕业了,他决定留在浙江发展。
看了刘亮的简历,发现他还是挺优秀的,担任过学院党支部书记,参加过不少社会实践活动,也获得了不少奖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每一场校园招聘会他都没落下。刘亮告诉我,其实前不久,宁波一家企业已有聘用他的意愿,不过他还想找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偌大的室内篮球场里,已经挤满了前来应聘的学生。“我想找企业管理方面的,或者文秘”。刘亮告诉我,工商管理专业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广而不精,在以往的求职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题。“比如去一家化工企业应聘管理岗位,可对方要求对化工方面有一定认识,和那些化工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我的优势就弱了。”
他第二个面试的岗位是一家企业的营销经理,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刘亮才等到了面试的机会。这回,他曾经的社会实践引起了面试人员的兴趣。2006年暑假,刘亮在一家银行担任经理助理,主要的工作是负责信用卡的营销。于是面试就围绕着这次社会实践展开了。最后,面试人员还要求刘亮现场向他推销信用卡,以考验他的营销能力。刘亮说了很多,最后,他还向面试人员了解企业的情况。“企业会不会给我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这时,面试人员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希望你到公司后能马上为公司创造利润,我们没有时间再慢慢培养。”
几次面试之后,刘亮经显得有些疲惫。走出面试的篮球馆,看着场外第二批数百位等着进场的大学生。刘亮长长地呼了口气,“希望这回不要竹篮打水。”他有些不自信。
第一印象很重要
刘亮:我本人的社交等各方能力较强,但能体现在书面上的奖项证书等不多,当我与目标单位接触时,应该怎么来把握机会,让对方留下好印象?
专家:第一印象确实蛮重要的。你是不是这家单位选择的最佳人选,从最初的谈吐、动作,面试官就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一定先要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你,特长都是软性的,更应该注重言谈举止,多看看面试技巧书。
刘亮:我们工商管理说起来涉及的面很广,可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前几天我去一个皮鞋厂面试,我是冲着储备主管去的。可对方告诉我,进厂必须先做一年的车间工人。我觉得三四个月的锻炼还能接受,但一年时间太长了,而且我们肯定干不过车间熟练工人。这是否是浪费人才的表现?
专家:做一年工人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你把它当作熟悉业务流程的一种锻炼方式,而自己又喜欢这份职业,对职业的前景有所把握,那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任何事物都是有风险的,关键看你认为做这件事是不是有价值。
你所说的干不过熟练工人,我认为未必。虽然是最基层工作,但请坚信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同一件事情用大学生的头脑来做,与用工人的思维来思考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相信,在基层工作大学生也能胜出,这也是单位对你的考察。
亲爱的读者,假如你或者你的家人就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话,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呢,那么,你可以把你的问题告诉我们,届时,我们将邀请求业问题的专家来解答你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一些用人单位的领导来本报,与大学生、家长、老师和就业问题专家一起座谈,相互探讨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敬请你的参与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