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5日夜记于洋湖村)
今天是蹲点的第四天,下午参加了洋湖村的植树活动,并慰问了村里的两户困难户。15时,在村办公室召开种养植大户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生产经营过程碰到的困难,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给了我很多启发。
这次座谈会,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翠冠梨问题,大户们主要反映是技术和管理跟不上,生产流程难以统一,162户农户的经济收益也参差不齐,去年最高的每亩收了3000多元,最少的仅1000元左右。按理说,这个村的翠冠梨都是从台湾引进的良种,种植的气候、土壤条件应该也差不多,但农户的收入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多呢?
一个小小的翠冠梨,在会上引发的热议超乎我的想象:县委办主任金伟平当过多年的农林局长,他认为部分农户之所以卖不出好价钱,最重要的原因出在翠冠梨的品质管理上,部分散户没有参加农技部门的培训,没有按科学要求种植,翠冠梨质量自然就上不去。而部分“坏”梨流到市场,又影响了洋湖翠冠梨的整体声誉,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县果蔬公司经理裘银芳说,去年,公司试销过洋湖村优质翠冠梨,客户反映反应较好,这说明这种翠冠梨的品种没有问题,只要加强管理,把整体品质提高上去,市场潜力应该十分巨大。
对洋湖翠冠梨经济效益不理想问题,我却更注意到了合作社背后的机制问题。这个合作社种植的面积达到752亩,单就一个村庄而言,规模应该不算小,但分摊到162户农户头上就小得可怜了,他们中种得最多的农户也只有14亩,最少的不到1亩,有的农户根本是把种梨当成副业。合作社对农户的管理流于粗放,没有制订统一的生产流程,施肥、喷药都是“各自为战”,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种出来的梨子,想要打出品牌,那实在太难了。
由洋湖村的翠冠梨生发开去,我更想到了我县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中央在2007年1号文件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当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但现代农业的发展支点到底在哪里,各地都在探索,洋湖村翠冠梨的遭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讨问题的“范本”。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艰难转型过程中,洋湖村经历的“阵痛”告诉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走规模化之路,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我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支点,应该在土地规模流转上,政府应制定更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转岗就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最活跃的主体―――职业农民、合作社“腾”出更多土地,让他们借助这个支点“撬动”出更新的技术、品种和更广阔的市场。只有这样,脆弱的传统农业才能真正走向现代,留守在家的农民也才有更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否则,如果大家都守着几分薄田小打小闹、或者合而不“作”(如翠冠梨合作社),那么即使田里能“产”黄金,效益也是十分有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