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玉环县委书记高敏基层蹲点调研手记之五
来徐都村也有五天了,也了解了一些实情,前些天主要是帮助村里理思路,解难题。村民的致富门路如何,这个问也一直让我牵挂。今天我和村支书郑子夫一起走访了一些农户,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是王开春和陈小华,我感觉他们代表了当前农村中两类不同收入群体,蛮有代表性的。
五十开外的王开春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朴实、勤劳,当我们到他家时,他正忙碌着整理蔬菜,为明早出卖做准备。王开春种蔬菜已种30个年头了,菜园有6亩多,还兼种了一些广柑、文旦,靠着起早贪黑,一天劳作10多个小时,全家每年都能收入2-3万元,在徐都村算是中游。这也让我陷入了深思:像王开春这样既勤劳、有经验,规模又可以的种植户在村里屈指可数,但他的收入却并不殷实。那么,其他同样务农的村民可能还要少。这些年,我们虽然也在调整农业结构上做了些文章,但一些百姓不会用新技术、不敢用新品种还是较为普遍的。可见,走效益农业之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党委、政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陈小华的性格爽朗,头脑活络,思路清晰,不像是一个将近花甲的人。在交谈中得知,早年他已是红极一时的人物,村里首家私营厂就是他办的,还做过鞋、卖过工艺品。现在经营磁铁用品已有10年,年产值有100多万。他的产品可作磁保健用品,也能为发动机配套,应用的空间比较大,销路也不错。现在他正为生意太好,怕做不了订单而犯愁,原因是现有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当问及为什么不贷款时,他说了两条原因,第一条是银行不肯贷;第二条,我听了颇有点意外,说是贷款挺麻烦,也不愿贷;因此,30年来陈小华一直未“负债”经营过,虽然都能赚上一笔,但利润有限,企业难以做大。应该说,当前像陈小华这样的小企业在我县还是大量存在的,如何引导他们做大做强,既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投资观,敢于适度负债经营;又要在融资问题拓宽门路,这也是我们当前正在考虑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