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集体的饭
东坑村位于林区,午后的阳光照在山村里,一片宁静。
80岁老人陈德松是1946年入党的老党员,在他看来,这个食堂吃的是“集体的饭”。
十五六年前,陈德松的三个儿子就去外地做生意了,包括孙子辈也一并带走。现在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由于闲不住,还种了4亩地。
陈德松的老伴患了高血压,也有轻度中风。在开办食堂以前,陈德松家最常吃的菜是腌菜根和腌萝卜,荤菜主要是咸鱼和咸肉。如果炒一个新鲜菜的话,得吃上两三顿。
“做一顿吃三顿,有时候菜臭了也舍不得倒掉。一斤黄花鱼,要吃上两三天,天热的时候臭得不行。”陈德松说。
而在更多的时候,陈德松吃的是开水泡饭,或者是炒米饭。而在煮米饭的时候,半斤米只能煮出三两饭,其他的都是锅巴。
陈德松不清楚自己的子女有没有向村里的“大锅饭基金”出资。根据村里的规定,出资是自愿的,且除了资助者和管理者,向其他人一律保密,以免有些老人认为自己的子女出了钱让别的老人白吃,或者有些老人觉得自己的子女没出钱,而不好意思去吃。
陈招角说,本来他也想过仿效敬老院的方式,办个公共食堂,大家把要做的米、菜拿到公共食堂一起做,以方便大家顿顿吃热菜新鲜菜,节省柴火,但后来放弃了这种想法。
而且,老人们觉得,自己整天闲着,只要不生病,自己做饭吃也没什么问题。让子女按敬老院的模式出钱办食堂,其实和有偿敬老院没什么区别,老人们肯定不同意。
老人们不太喜欢敬老院,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永嘉县一位乡镇驻村指导员王勤微说,村里的敬老院里大都是五保户。这些老人没人陪着聊天,非常孤独,众口难调,经常对着雇请的厨师发火。即使如此,老人们宁可呆在自己的老屋里,也不愿意去敬老院,需要一遍遍做工作才行。
陈德松觉得,办一个公益性的食堂,吃的是“集体”的,这种感觉会让老人们心里容易接受。而且因为吃的是“集体的饭”,即使菜不是很对胃口,也不会发太大的脾气。
长效机制
“第一次听陈招角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办起来,以及怎么办?办起来之后能不能持续下去?我是很怀疑的。”陡门乡党委书记吴荣贵说,“当我和几个记者聊起这事时,他们说这是件好事,但是个乌托邦计划。”
“乌托邦计划总比没有计划好。”吴荣贵说。因为陈招角很有信心,虽然难度很大,但他决定鼓励陈招角试试看,万一不行就停下来,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陈招角说,2005年他回乡当了村支书后,他老伴出去做生意了。孩子和第三代都在外面工作,他形同“单身”。
在东坑村,像他这样“单身”的60岁以上老人有3个,儿孙都在外面的老夫妻14对,加上60岁以下的空巢老人,村里共有二三十个老人守着空巢。这些老人不会听说普通话,在外地的生活也不习惯,跟着子女一起外出几乎不可能。
“创办这个食堂,我是将心比心,自己首先有这个需求。”陈招角说,“村里又没饭店,我最怕吃完饭还要洗碗,有个食堂,就能解决所有老人的类似问题。”
2007年春节,通往东坑村的乡村公路建成了,作为康庄工程的一部分,这是村里的大事。陈招角一一通知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回乡过年,参加竣工典礼。
“100%都回来了,我一说这个计划,大家都觉得可行,同意办起来后大家尽力而为。”陈招角说。
听说此事后,曾经在东坑村做过驻村指导员的永嘉县经贸局干部应旭升捐款5000元,陈招角的女婿赞助了1万元,加上其他在外工作的村民捐献,这次募集总共获得“大锅饭基金”4万元。
“有些老人子女创业不久,经济上确实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否决了让每个老人子女都出点钱的想法。我们对资助人的名单坚决不公开。”陈招角说。
从3月20日正式开伙到现在,平均每天的花费在80至100元。根据这个用度,4万元完全可以支应全年费用。
“村里有七八十个人在外创业,他们将成为老年食堂持续运作的资金来源。老人在家里顺顺当当,在外创业的年轻人安心,就会主动前来出资,已经出资的也愿意再出,钱不是很大的问题。”陈招角说。
陈招角甚至设想,村里的旅游收入也可以拨一部分给“吃饭基金”。这样,老年食堂的运作,就具备了长效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