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100多位浙江企业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由省工商联主办、浙商联盟网承办的“民营企业危机管理”主题活动。来自湖北的企业危机管理专家艾学蛟作了专题讲座,与会代表还共同签署了《加强战略合作、构建伙伴关系》的倡议书。
危机的来源
艾学蛟分析,危机来自企业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危机,又可以细化成设计、质量控制、人力管理、安全等;外部危机,则来自于竞争对手、消费者观念变化、政策法规变化等因素。
他举例说,日本三菱公司,原来生产的一款越野车在中国挺受欢迎,但因为设计出现问题,公司又隐瞒了这一情况,后来被曝光。三菱被迫在全球召回150万辆车,损失严重。
这是典型的设计、质量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危机,如果公司没有合适应对,就会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征兆你要注意
企业随时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危机,艾学蛟根据自己的研究,总结了一些危机征兆,可供企业检视自己,未雨绸缪。
如果企业家成为负面的热点新闻人物,这是对企业形象的打击。
企业出现负面新闻,如知名化妆品牌SK-Ⅱ,一度被迫撤出商场。
企业高管频频跳槽,面临真空危机。
销售额增长低于利润增长,看似销售越做越大,其实却是负增长。
热衷于盖高楼,固定资产投资过高,把“活钱”变成了“死钱”。
受大客户牵连,造成许多呆账坏账或名誉损失。
……
危机处理得好会变成商机
企业出现危机当然不是好事,但也蕴含了一些机会,让公众的关注瞬间集中。艾学蛟觉得,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诚心实意,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在危机处理上,应该把握四个字和两个原则”,即早、快、诚、恒,积极沟通原则,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
当行业危机蔓延时,即使看似跟自己无关,也要早作准备。震惊全国的“山西朔州假酒事件”波及许多知名企业,但是安徽古井贡酒则利用这个机会给自己作了个很好宣传。公司发出公开信,谴责假酒商的不法行为,并且捐款慰问假酒受害者家属。
企业遇到危机,越早处理越好,应该掌握“24小时原则”。时间拖得长,即使能证明自己清白,也失去了一部分信任和市场。
在危机中,不管企业自身有没有责任,表明自己的诚意非常重要。强生公司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危机处理案例。1982年9月,媒体报道,美国芝加哥有人服用强生生产的泰诺镇痛胶囊后中毒死亡,顿时引起恐慌。强生立即反应,宣布的确出现这一情况,但具体原因还未查清。同时,他们迅速宣布回收所有镇痛胶囊,并积极协助政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镇痛胶囊本身没有问题,是有人故意投毒,且仅限于芝加哥地区。虽然事情跟强生无关,强生仍然表示,全部产品将改用新包装再推向市场。经过一系列公关,公司第二年的销售额甚至超过历史纪录。
遇到事情快速反应,积极和政府、媒体沟通,第一时间通报消息,一个声音对外;危急关头,勇于承担责任,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这样,都有助于尽早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