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4日讯
宁波会展中心需要120件钓鱼背心、象山开渔节要做60套演出服……承接这一单单业务的不是某家服装企业,而是4个大学生社团联合办起的“学生校办厂”,位于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分院。
“外联社拉来业务,样板社负责打样,成品制作则交给工艺社,礼仪社承担促销任务,4个社团这样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在学校办起产销一条龙的‘服装厂’,并成立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日前,该社团联合会主席郑芸芸带我们走进他们的“校办厂”。
据郑芸芸介绍,为发挥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学院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工艺社等4个独立的专业社团,每个社团有20多名成员。随着社团发展壮大,外联社学生常常接到一些服装加工单子,但他们大都是营销专业的,对于制作有心无力。正好样板社、工艺社的同学又苦于没有足够单子“练手”,就开始合伙接单。
“这样一合作,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特长,而且形成和企业一样的产销一条龙‘流水线’,学生可以在仿真环境中边学理论知识边实践。”在指导老师汪建平建议下,今年年初,服装分院专门制定“校办厂”工作总则,把4个社团规范整合起来,从接单、采购到销售,完全交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学生校办厂”已经先后承接了婚纱、窗帘、礼服、军训服等上万件服装业务。
学生社团抱团组建的“校办厂”成为学生创业就业的平台。前几届毕业的社团成员全部轻松就业,不少企业还指明要“校办厂”的学生。学生黄传忠一毕业就顺利进入服装企业,仅一个月就开始独立跟单,他说:“大学生进入企业光有技能长处还不够,还需要对企业整个流程有所了解,才能更快适应。‘校办厂’把社团之间打通,我们不但强化了自己的特长,也多多少少熟悉了其他环节,这对我们帮助很大。”
“让学生自己在校内办厂,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协作意识、全局意识,充分积累经验。”教育专家认为,这是很好的创业就业教育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