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喜迎党代会新闻速递 正文  
    
[本网策划·迎接党代会⑤]“奔”向文化大省的浙江

  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多项文化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其中被文化部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以外,被文化部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被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列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省、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省,被文化部定为对台文化交流基地……从1999年省委提出了建设浙江文化大省的口号,2000年出台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开始,浙江在建设文化大省道路上不断加速。

  文艺取得长足发展精品创作持续繁荣

  [案例]2004年9月10日至26日,新世纪第一次国家艺术盛会,同时也是中国艺术节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参加人员最多的一届盛会在浙江省举行,音乐剧《五姑娘》、《蓝眼睛、黑眼睛》、舞剧《玉鸟》等文艺节目分别在全省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等五个地市上演,艺术的热潮在全省蔓延……浙江省文化界有关人士表示,“十五”期间浙江的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成功举办也推动了浙江舞台艺术的进一步繁荣。

  媒体也纷纷评价道,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浙江的成功承办,促进了全省文艺创作的繁荣,活跃了城乡文化消费市场,推动了文化设施建设,扩大了浙江文化大省的影响。

  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厅了解到,“十五”期间浙江全省专业文艺取得了长足发展,精品创作持续繁荣,涌现出音乐剧《五姑娘》、甬剧《典妻》、绍剧《真假悟空》、越剧《藏书之家》等50余部优秀剧目,以及杂技《苏堤春晓——扛人蹬伞》、民族风情剧《畲山风》等一批优秀节目。浙江的市场演出在这期间也在不断扩大,仅省属院团“十五”期间就演出近13000场,其中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演出近200场,文化下乡演出近400场。

  [解说]“十五”期间浙江在国内外重要艺术评比活动中屡创佳绩:

  获得国家文艺最高奖“文华奖”单项奖(包括编剧、作曲、音乐、表演、舞美等)达21人次,为历史最好成绩。越剧《陆游与唐琬》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音乐剧《五姑娘》、甬剧《典妻》获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五姑娘》、婺剧《梦断婺江》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称号;浙江昆剧团《英雄罪》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浙江儿童艺术剧团《宇宙蛋》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优秀剧目一等奖,浙江京剧团《孔雀翎》获二等奖;浙江曲艺杂技总团《苏堤春晓——扛人蹬伞》获第21届意大利罗马金色马戏节金奖、特别奖“国防部长奖”,并获第26届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节暨第17届法国“未来”国际杂技节“未来组”(少年组)金奖。“十五”期间,我省共创作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艺作品近200件。其中,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4个(至2004年底,全省共获14个,其中2个为提名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11个(至2004年底,全省共获“群星奖”235个,其中金奖44个)、“蒲公英奖”金奖11个(至2004年底,全省共获“蒲公英奖”68个,其中金奖20个)。

  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从量到质的嬗变

  [案例]2005年12月18日,新改组成立的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在杭州西溪路省电影公司大院里举行挂牌仪式,浙江省电影总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电影企业,在走过了55年历程后,正式宣告谢幕。“新旧公司仅仅两个字的差别,却有可能开启浙江电影的新时代”,这是媒体当初对其的评价,同时这一举措也是也是对浙江省对文化体制改革所做出的积极尝试。

  在2003年6月,浙江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之一,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就从那时开始经历了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从量到质的嬗变。

  在公益性事业单位方面,浙江全面推开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免费、优惠开放,社会效益显著。其中,浙江省博物馆2004年起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率先向公众常年免费开放,每年参观人数都在100万人次以上;浙江省参评“全国十大精品陈列”获在这五年里获得历年来最好成绩,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丝绸文化陈列”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大奖;浙江图书馆通过了国家一级图书馆的评估;浙江省博物馆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06年度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浙江昆剧团承担着传承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重任,由政府重点保护扶持;浙江省属艺术院团通过改革,激发了艺术生产力,从2005年起年年超额完成年度考核指标,演出场次、票房及精品创作都大幅增长。

  [解说]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厅了解到,截止2006年底,浙江省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在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重点推进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较好成效。

  同时浙江的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也在扎实推进。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筹建完成,旨在为浙江打造出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文化集团。浙江省电影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为浙江省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后的浙江省电影总公司的经营规模和效益年年提高,放映场次、观众人数和票房收入三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浙江全省各市县电影公司的转企改制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嘉兴、绍兴均已完成股权结构的设置、国有资产的处置工作。

  文化产业不断蓬勃发展

  [案例]2007年4月29日下午,一场主题为《文化产品“走出去”势在必行——兼论投资文化产业的新机遇》中国文化产业论坛在浙江义乌举行,中央宣传部改革办朱涛处长、商务部服务贸易司戎为东处长、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作了主题发言,并饶有兴致地与参会的260余人作了讨论。论坛开始前,还举行了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合作签约仪式,10个投资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额达7.32亿元。

  4月底5月初,浙江义乌文化产品博会实现展会成交额17.5亿元;杭州动漫产业博览会现场成交额6亿元人民币,项目发布暨签约仪式上的成交额达40.8亿……这些都是浙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解说]据了解,“十五”末期,浙江省已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省级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试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等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了以东阳横店影视基地、富阳造纸印刷文化村(镇)、青田石雕业、浦江书画市场等为代表的一批有一定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性的文化产业区块,出现了横店集团、宋城集团等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文化企业;杭州黄龙越剧团、宋城艺术总团、未来世界艺术团、嵊州市民营职业越剧团、金华市民办婺剧团等民营艺术表演职业剧团趋于活跃;全省共有演出经纪机构42家,营业性演出场所629家;2006年全省城市影院放映场次28.7多万场、票房收入1.6848亿元、观众748.5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84%、28.47%、27.37%。;基本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秩序比较规范、经营和消费层次多元化的音像市场格局,有音像制品连锁、批发单位105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7697家;文化娱乐业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共有歌舞娱乐、电子游戏、卡拉OK厅等文化娱乐场所10011家,从业人员60823人,年营业收入达26亿元,上交税费近2.7亿元;网络文化业初具规模,共有网吧5782家,从业人员21343余人,年主营业务收入近10亿元,上交税费达7000余万元;同时还审批设立全省范围网吧连锁企业3家,省辖市范围连锁企业5家,连锁门店共784家,全省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布局更趋合理,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数字说变化:

  “十五”末期,浙江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机构(含事业)20302个、从业人员103736人,其中归属文化部门的机构2323个、从业人员18010人。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7个(属文化部门71个),从业人员8589人;艺术表演场所161个(属文化部门77个),从业人员1891人;群众文化机构1634个,从业人员5258人;文物机构182个,从业人员2935人;艺术教育机构7个,从业人员651人;文化科研机构7个,从业人员208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166个,从业人员1102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7740个,从业人员77597人。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门类齐全、多种所有制并举的文化事业网络体系。

相关稿件  
·喜迎党代会特别报道:社会保障遍及城乡
·喜迎党代会特别报道:出境游“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读杭州五年之变 记录生活品质之城的三个缩影
·【访谈】浙五年 “浙江现象”全景解读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工业经济“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