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献爱心 粽子送到家
社区开办的艺术插花培训班
社区举行爱心募捐
社区开展垂直绿化活动,把绿色带回家
这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一个沿海城市港口城区——宁波市镇海区,生活在这里的社区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充满了安全感和幸福感。走进镇海招宝山街道,就有一种祥和静谧的感觉。绿树丛中的住宅楼整洁美观,老人们坐在公园中挥着蒲扇闲聊,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欢笑。镇海的社区居民,正以一种积极、活泼、乐观的精神面貌谱写一曲和谐社区的乐章。
2005年的春天,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带领来自全国的社区代表参观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后大街社区。代表们对这里的社区工作赞不绝口。招宝山街道九个社区,有五个是省级文明社区。
以民为本,居民当家作主
招宝山街道能创造出这样的和谐环境,是因为他们招来了宝,这个宝就是“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了这种思想,上至街道的领导,下至楼群的楼长,都始终坚持“便民”、“利民”的宗旨,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入手,不断健全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2004年,招宝山街道为整体推进社区的标准服务水平,在后大街和总浦桥社区率先进行了ISO9001社区服务管理认证。
“以民为先,以人为本”就得让居民们的整体意愿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为此,招宝山街道建立了社区自治的“八大制度”,即居委会每年两次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制度,一季一次的共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重大决策民主听证会制度,社区居民代表建议提案制度,每季一次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情舆情收集分析制度,社区工作者定期述职接受居民评议制度,社区工作者分片联系三个“一口清”制度,正是这些制度,保证了居民在社区中当家作主。
如果你问居住在蛟川社区车西小区居民住在哪个小区,他一定会自豪地告诉你:“我住在红房子小区,就是那一片红色的房子”,原来,这个小区的名字是居民通过民主听证会命名的,难怪居民对自己居住的小区有那么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梓宫庙沿街店面出租,由于内无出水管到,杂物浸水,成为“四害”孳生地的问题就是通过社情舆情收集制度,送到了有关领导的案头,并得以解决的。街道推出的“居家养老工作模式”在民主听证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2004年,街道又在“八大制度”基础上推出了“民情直通车”,听过这一渠道共收集化解了千余个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2003年4月3日,蛟川社区成立社区议事庭,当时在全区是首家。社区议事庭成立之初,就本着进一步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更好的位居民做好事办实事的宗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细则,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规定办事。社区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社区议事庭中得到调解。以后,招宝山街道中的其他社区也相继成立了社区议事庭。社区还在居民骨干中组建了相应的民务听证员、政务评议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市容监督员、宣传报道员等“六大员”。这“六大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宣传社区的各项政策,对社区建设的各个领域进行监督和管理。一句话,这儿的居民自己在管自己的事,是自己的事当然就办得有声有色。
注重文化,引领道德建设
近几年,招宝山街道提出“人人享受文化,构建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家门口文化”的社区文化建设目标,接到从文化工作网络建设着手,设立了专门的文化站,各社区相应的建立了“一员、一站、一团”的文体工作模式,即一名文体辅导员,一个全民健身辅导站,一支文体艺术团,把社区文化工作的网络延伸到了居民的“家门口”。他们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用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大众化和高标准相结合的社区文化设施。各个社区从便民就近原则出发,重点培育,形成了一个社区中心文化活动小广场,平时社区各项问题活动的开展都在这个小广场,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附近就能参与,享受社区文化的各项活动。
走进后大街社区的培训教室,人们就会感叹这儿设施的超前,抬头能见到多媒体投影仪,低头又是一排整齐的上宽带网插口,用这个社区主任葛菊英的话说,现在都用笔记本电脑了,没有这些插口可不成。
也是这个社区,他们的“社区博物馆”令人叹为观止。精致的黄杨木雕,铜锈斑斓的古鼎,釉光锃亮的瓷器,看了令人目不暇接,里面的展品一点不比市级的博物馆逊色。原来这是社区居民自办的家庭藏品展览室,展品都是自愿拿来展出的,用他们的话来说,真正的收藏爱好者是很乐意自己的宝贝被他人欣赏,琢磨的,能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收藏品的价值也凸显了。
社区文化需要带头人,顺隆社区有一间面积不大却充满了文化味的工作室,他们举办画展,撰写书评,创作小品,为社区文化注入了清新之风,有了这样的文化创作室,整个社区的文化品位当然就会不断提高。
2003年金秋,宁波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在招宝山街道拉开了帷幕,来自大洋彼岸的巴西桑巴舞与本地的“后大龙鼓”交融,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中心文化的精粹。只有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后大龙鼓”正在努力实践这个思想。
当然,社区文化更多的是自娱自乐的文化。2004年2月份起,总浦桥社区在中山公园一带开辟了舞池,后来又开设了卡拉OK演唱站,每周一至两次,让酷爱歌舞的人们拿着话筒一展歌喉,这里不分男女老幼,也不问是否相识,只要是歌舞爱好者,就能一次成为歌友、舞伴,人们亲切的将它称为“激情广场”。
招宝山街道的九个社区还相继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业余文化队伍,它使居民们有了自娱自乐的机会。社区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文体队伍的建设,到2004年底街道已有麒麟舞、板凳舞、铜管乐、太极球、曲艺队等100多支文体队伍,近3000名队员。这些文艺演出队伍中有夫妻、有母女、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5岁,有了这些社区文体队伍,各社区“文化宫活动天天有,广场演出周周新”,街道每年的元宵灯会,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品牌。街道还每两年举办一街社区文化艺术节,一届社区运动会,各社区则充分利用各种文体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形成了“一社一品”、“一社多品”的社区文化新格局。近5年来,社区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近10130次,直接参与的居民达10万多人次。
在此基础上,街道文化有自娱自乐的“下里巴人”文化逐步走向“阳春白雪”,使唱唱跳跳的社区文化走向了神州大舞台。自《镇海更鼓》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浙江赛区入围节目奖,《女子麒麟舞》获中国首届麒麟舞大赛银奖后,后大街社区群众组建的镇海龙鼓队还摘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由于招宝山街道重视社区的文化建设,文化艺术陶冶性情的功能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且不说书画,音乐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据是自娱自乐的活动也大大促进了居民道德水准的提高。通过“激情广场”唱歌跳舞,人们从互不认识到相认、相识、相助,增进了社区内的团结。在演出队伍中,左邻右舍一下子熟悉起来。城东社区有两户居民,原来因为小孩子的是双方都心存疙瘩,平时见了互不理睬,自参加了社区文艺活动后,两家人握手言好了。有的居民以次为契机戒掉了赌博恶习,后大街社区还出现了妻子为丈夫报名争做社区艺术团“演员”之事,用她们的话来说,老公在社区活动放心。
爱心普照,汇集各个群体
几年来,各社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社区卫生服务站首先列入社区用房建设规划,9个社区相继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社区为居民送上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健康服务套餐。不说别的,其中预防服务中每年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一事就受到了老人们由衷的欢迎。去年11月,这个消息传出后,招宝山街道的老人奔走相告。对于老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的呢?
一般人的健康要关心,残疾人的健康更要关心。为此,后大街社区干部在深入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残疾人的致残原因,残疾程度,家庭状况,个人特长极康复需求,一一建档立卡。同年,社区在区、街道两级残联的指导下,腾出两间4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对能前来社区康复站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他们安排专人为他们进行康复训练,提供技术指导;对于不能前来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帮助他们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并派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人员和康复志愿者,定期上门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社区有一位石姓居民患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的毛病,生活不能自理。过去一直在家里简单训练,没明显的康复效果。来到社区康复站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后,身体感觉好多了,生活也能自理了。康复站还为残疾人寻找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外来民工作各地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歧视他们,还是关爱他们,这也成了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方面。外来民工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受到社区干部和当地居民的关爱。涨鑑碶社区的干部们就能想着外来打工者,使他们对社区有家的感觉。要使外来人员有家的感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涨鑑碶社区的干部们找准了外来人员非常喜欢传统民间艺术这一点,成立了富有特色的“十二生肖”民间表演队。金秋佳节一场《真情新曲飞扬在异乡乐园》卡拉演唱赛,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相聚在一起,纷纷上台一展歌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界限消失了。在这个社区里,大大小小活动总有外来人员的身影,他们逐步融入了本地居民当中。涨鑑碶社区是本地人的家,也是外来人员的家。
当“老龄化社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各家媒体上的时候,招宝山街道也将关爱的目光投向了老年人。他们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实体运作、社会参与”的招宝山街道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体系。街道出台了《招宝山街道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对于同时满足7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纯老家庭,无子女或子女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有效照顾,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免费或以低于市场价格20%的优惠获得照料服务,“特色家庭”的组建,更是为老年人解除了身边的寂寞。后大街社区创作的快板,“老树逢春叶放青,人逢喜事好精神。老年朋友来相逢,有说有笑真开心”“锦上添花银加金,生活信心百倍增”说出了这个街道老年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