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
昨天下午,第三期短线掘金实盘证券特训营正式开课。离报告会开始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会场内已经是座无虚席,一些从温州、宁波等地赶来还未来得及买票的股民到场后,却已经没有坐位,只好向工作人员请求:“就再加个名额吧,哪怕是站在门口听听也可以!”最后,在到场股民的强烈要求下,原定的200位学员名额,最后又加座到300多位。其中,不少都是长期来关注吴国平文章的“粉丝”。
山羊胡子,白色衬衫,吴国平还是股民们在他博客照片中看到的那个吴国平,“别看我是80年代的,但是我觉得越是年轻,对我来说,意味着机会越多;我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巴菲特,这个目标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需要时间。”年轻而又备受股民推崇的吴国平语气中透射出“敢说敢做”的勇气。
十连阳后市场还将继续向上
把握大势走向是吴国平的特长,从盘面细节上他往往能够见微知著,看到方向:现在的A股还未言顶,从市盈率资料、股民的比例等公开信息中都能说明市场处于相对牛市初级阶段,“目前初始阶段,真如我去年5月份‘牛市宣言’中的阐述的,人民币升值是重要因素,从目前来看,升值空间还很大。这个因素仍将是大牛市波澜壮阔的主要推动力。”吴国平说。
他对市场总体向上的信心,除了本币升值这个因素,市场资金充裕也是一个方面。“每天的开户人数,应该很清楚,源源不断;去营业部看到排长龙的状况非常形象地告诉我们,市场资金非常庞大。”在连续七个交易日,新增A股开户数维持在30万以下之后,上周四再次达到30万以上。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的数据显示,24日的新增加A股开户数为316482户。他还分析认为,即便很多老股民已经兑现收益选择了离场,但他们仍在积极关注市场,一旦呈现出明显的向上趋势,这些资金就会继续进入并活跃。
“从外在的因素看,权重品种还处于调整状态,今年以来没有出现过行情,上涨空间仍在;而从内在的因素看,目前市场上如此逼空状态与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关系密切。”吴国平认为,推出股指期货对市场带来深远意义: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博弈平台,一旦推出,整个市场将会出现更加剧烈的波动。“为什么有些主力敢于不断逼空?因为股指期货推出之后,还有做空机制。这个时候有足够的权重股筹码的话,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砸盘,在期货市场上赚钱。
此时,他也提醒在场股民一个残酷的现实:“虽然目前大多数人都赚钱,但是盲目入市的话,很多人会在市场波动过程中遭淘汰。必须谨记的是,这个市场不可能大家都赚钱,只有小部分人赚钱。”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如今政府更多地采取了市场化调控手段提示风险,而不是强制的行政干预,这是一个政府希望市场健康发展、真正与国际接轨的信号。”他分析。
历史高位要防范风险
上周五大盘继续强势上攻,逼近4200点,连续10周收出阳线,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是,到底哪里是顶?
“首先要清楚一点,短期来说,趋势很难改变,11连阳也很正常,大盘还有惯性上冲的惯性,但是4500点却是个压力位,将决定着短期的运行格局;如果不能突破的话,将引发强烈震荡。”但是吴国平认为,大盘攀到5000点附近,甚至5000点以上6000点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吴国平的这番分析判断,主要是从权重品种走势中看到了“蛛丝马迹”。他说,权重股一旦出走一波行情,必定有至少30%的空间,因为没有30%的空间,大资金就没有介入的必要。而30%的空间也就意味着给市场有几百点的空间,那么5000点也就很现实了。
但是,他也提醒,5000点的到来意味着风险的高度凝聚。“现在只要按照姿态,惯性上去,那么会有一天市场将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出现大调整。但是这个时间点不是现在,而是会发生在5000点与6000点之间。但即使5000点之上出现调整,也不意味着见顶,步入一个大的下跌浪。因为届时,北京奥运会就在眼前了。”
当前整个市场热点还没真正形成。“现在热点很凌乱,没有主流品种,我们还需要等待,等市场涌现一个实质性热点出来。且从盘面的细节来看,大多数品种还未见顶,每天涨停的股票都不少,而跌停的却很难见,这说明一个问题:各路资金还没有全线撤退的愿望。”
关注二线蓝筹的机会
既然判定大势仍在上行,那当下的机会又会在哪里?面对吴国平的提问,现场的股民踊跃提出自己的观点,“大盘蓝筹”,“二线蓝筹”,也有股民说“券商概念股”……
吴国平笑着点评:“如果是我,就会考虑,目前市场位于4000点的历史高位上,主力资金会钟爱哪类股。我觉得二线蓝筹存在着最大机会!”他分析,机构肯定要考虑流动性问题,进去要容易出来也容易的品种是首选,而二线蓝筹除有流动性的优点之个,成长性也不错,业绩有保证。上周已经有一些二线蓝筹出现了涨势不错的行情。他同时也提醒:“股民们要学会看周线图,因为对机构来说,短期走势是很容易做出来。”
谈到具体的机会,吴国平坦言,他不会去做券商概念股,因为他不了解。“我从来只找自己熟悉的领域去做,如做钢铁行业很熟悉,研究得多,而且市盈率比较低。科技网络、消费升级也在关注,我认为消费升级会是今后一个恒久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