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喜迎党代会新闻速递 正文  
    
喜迎党代会·浙江五年新跨越——经济篇

  五年经济发展大事记

  2003年

  【关键词:“五大百亿”工程】

  1月,我省提出“五大百亿”工程,并确定为新一届省政府今后5年浙江重点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5年内,“五大百亿”工程总投资将达3000多亿元,以进一步改善浙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基地】

  6月,全省工业大会后,省委、省政府作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浙江要基本形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

  【关键词:八八战略】

  7月,省委作出了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决策,标志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关键词:长三角合作】

  这一年,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浙江与上海、江苏加强合作与交流的信息贯穿整年。

  【关键词:生态省建设】

  7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浙江是我国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之后,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第5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

  2004年

  【关键词:民营经济新飞跃】

  2月15日,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24条,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结构、推进民营企业创新、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对民营企业服务和监管等方面推出了重大举措。

  【关键词:“811”环境整治行动】

  对八大水系和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排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企业年度整治计划,凡涉及“811”行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一律从严控制,一场环境污染整治攻坚战全面打响。

  【关键词:万亿元】

  当年,我省生产总值达到11243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

  2005年

  【关键词:循环经济】

  6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工作大会。不久又相继推出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发展循环经济“991计划”。

  【关键词:服务业“新引擎”】

  8月,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推动浙江服务业大发展、大开放、大提高,努力使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会议提出,至2010年,我省服务业产值要占GDP的45%左右,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关键词:3000美元】

  这一年,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2006年

  【关键词:“非公32条”】

  备受各界关注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浙政(2006)1号文”下发出台。这份被人们称为“非公32条”的实施意见,成为国务院“非公有制经济36条”在浙江的深化措施。

  【关键词:“工业节能降耗年”】

  6月,全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8月31日,省政府与11个市政府签订2006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书。各级政府与1300余家重点用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

  【关键词:中小企业有法护】

  11月1日,《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正式施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法律保护。

  2007年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2月5日,杭州民营企业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布的第一份系统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词:外贸航母】

  4月,我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批复,同意荣大、中大、东方3家外贸集团合并重组为“浙江省大荣方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年营业额近50亿美元的外贸“航空母舰”开始远航。

  -一个经济记者眼中的浙江变之魅

  作为一个跑经济的记者,每每行走于浙江大地的工厂、农村、市场、写字楼,内心里常常是惊异的、震撼的。因为变化总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目不暇接。

  浙江蜜蜂集团就是这样一家让我印象深刻的企业。

  2004年夏,钱塘江部分江段蓝藻暴发,省委、省政府随即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要求沿江27家氨氮排放重点源企业停产、限产,“蜜蜂”是其中之一。一时,这家年产4万吨味精的企业工人歇工回家,利润急剧萎缩。2005年初,当我首次采访这家企业时,它距离整治无望便转产的期限只有半年。然而,当我于8月底再访时,企业和省环科院合作的废水处理攻关项目已投入运行,废水中的氨氮已从900毫克/升降到50毫克/升以下,终于过了环保这个“生死门”。

  巨大的转折发生在短短的六个月间,对于总经理李其飞来说,那真是一个刻骨铭心、浴火重生的过程。他说,我们还得继续和时间赛跑下去,要抓紧调整产品结构,不变不行啊。

  有些变化则是充满智慧的。第一次接触嵊州领带业,是2005年底在嵊州举行的首届中国集群品牌论坛上。这时的嵊州领带似乎“功成名就”:1100多家领带企业年总产量超过3亿条,每天有1000多个花型问世,并吸引着全球最优秀的领带企业纷纷到这里下订单……

  2006年3月再访嵊州,近40家拥有进口电脑织机的领带生产企业正在为同一件事忙乎着:提价和申报人才维权。占全国领带产量80%、世界总产量33%的嵊州领带生产企业屡受互相压价、无钱可赚之苦,此次集体提价已是第二次。

  提价的喧嚣中,有一些声音特别清醒。浙江丹鲁依服饰有限公司的老总袁小平告诉我,嵊州领带一直处于价格链的低端,只赚点“加工费”。企业如果再不修炼“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可能这点“加工钱”都会被别人“抢去”。

相关稿件  
·喜迎党代会·经济篇——稳健前行的经济列车
·本网策划·迎接党代会⒂普及15年教育农村是关键
·喜迎省党代会特别报道:图强,浙人的精神底色
·本网策划·迎接党代会⒁品牌,浙江经济"放大器"
·浙江省直部门以实际行动迎接省党代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