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2日讯
见不到阳光,简陋的家具,柴米油盐只能“拥挤”在小小的五平方米。这里是小区的停车库,空间狭小逼仄。然而就在这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停车库就是他们的家。或许,你每天和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未必留意过他们生活的这个角落。
杭州潮鸣街道是记者的基层联系点。辖区内9个社区,像这样住在车库的人家约有35户。按照杭州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的算法,杭州554个社区里,住在车库里的人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这35户人家中,有的是受社区雇用,为居民看管车辆,领取适当的补贴,同时也获得在车库免费居住的待遇;有的是社区的低保户,因为没有房子又暂时还没申请到廉租房,只能居住于此;还有的是怀揣梦想来杭拼搏的外来务工人员,出于生活压力以较低的租金在这里生活。
车库里的阴暗潮湿,种种不便,常人很难想像。当我由于工作的关系无意中走入他们的生活后,既为他们的不易感慨,也为他们乐观的精神状态所感染。
人物:何艳职业:车库管理员能拥有一个小窝,很知足
杭州东园社区,一个能停近百辆自行车的停车库里,住着车库管理员何艳(化名),她是从千岛湖老家到杭州打工的。
小区没有物业,停车库由社区管理。作为管理员,何艳能免费住在车库的小隔间,每月还能有350元的工资,这个工资按照车库大小是不同的,费用由社区从收取的停车费里开支。
大白天,停车库里还有些昏暗。车库大门的左边,是一个用木头桌子搭成的简易灶台,因为就在门口,所以连通风设备都省了。紧靠着灶台的是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所有的家当一目了然:一张双人床、一个小柜子再加一台旧电视机。此外,已没有转身的空间。
何艳今年32岁,19个月大的儿子聪明可爱,和她聊天时,儿子一直在车库门前的院子里自顾自地玩耍。为了照顾孩子,何艳和老公选择了目前的生活:“他在城西上班,本来我们在汽车西站租了一套房子,一个月600元。现在住在车库,虽然他上班麻烦了,但不仅不用交房租,管车还能挣点钱。”
正聊着,何艳一声惊呼,冲到儿子跟前,原来调皮的儿子把头整个埋在脸盆的水里。何艳心疼地说:“肯定是看他爸爸这样洗头,就学样了。”
小小的停车库只有一个小房间,洗漱成了最大难题。“我们是去年冬天搬过来的,那时候不用天天洗澡,附近的澡堂就能解决问题。夏天孩子他爸门口冲一下也无所谓,我怎么办,还没想好。”何艳低着头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
“老家是一幢2楼的房子,哪能比呀,出来打工,就准备好吃苦了,等赚了钱还是要回去的。”何艳说着,眼里泛起了泪花。她说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她再去上班,到时就不用住车库了。
现在何艳管车库,每天早上5点开门,晚上12点关门。她说,邻居们对他们一家挺关照,尤其对儿子,自己忙的时候还是他们帮着照看,经常给儿子拿点好吃的。“都是好人哪。”何艳说自己很庆幸,能有这么一个免费的小窝,夫妻俩已经很知足了。
人物:叶小阳职业:大厦保安车库里,飘出温暖的饭菜香
同样摆在门口的简易灶台,同样不到5平米没有窗的小房间,住在体东社区一幢高层大楼地下车库的叶小阳(化名)的小家却挺整洁。没有窗,灯泡就一直亮着,小小的空间被很科学地利用划分。电脑桌一物二用还是餐桌,电视摆在了衣橱顶,一台19寸宽屏的电脑尤其惹眼。看得出来,主人很会打理。
小阳老家在安徽黄山,他在所住的大厦里当保安,小房间是向一位业主租的,每月100多元。为了不给居民们带来麻烦,小阳把原先的煤气灶改换成了电磁炉。“煤气灶油烟大,而且安全隐患也大,怕楼上住户担心。”我去的那天正赶上小阳给儿子准备晚饭。一盘青菜,一盘红烧肉。饭菜香弥漫在车库里久久不散。
儿子小勇在上小学五年级,两年前跟着爸妈来杭州。“在杭州上学总归比老家好。”桌上的电脑是夫妻俩为儿子新添置的,这也是这个小家最奢侈的一个物件。
天气渐渐热了,洗澡同样是问题。小阳告诉我,好在这个大厦是商住两用的,一楼大厅里有个公共厕所,儿子和自己都是男的,洗澡就在那里解决了。妻子因为在宾馆上班,可以在单位洗完澡才回家。这个问题总算没难倒一家人。
地下车库很大,除了为数不少的汽车,还有数十辆电动车。小阳一家不得不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噪音。每到深夜,总会有一阵又一阵的“声浪”:汽车发动声,电动车、汽车的警报声,夜归人骑电动车冲下车库斜坡发出的刺耳刹车声……
“虽然大厦里有保安,可有时候警报响得太久,半夜不得不出去看看。”小阳说,刚住进来时,连续几个月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不过现在,外面再吵,一家人也能睡着了。“人,总是被逼出来的。”
小阳说,自己不是没想过搬家,可高昂的租金让他们望而却步。“也想过住郊区便宜的房子,但孩子的学校就在附近,他还小,不会坐公交车,我们想等他再大点,能独立了,再搬到郊区去。”
人物:姚老伯无业渴望搬离车库,渴望搬进廉租房
姚老伯今年75岁,3年多来,独自居住在小天竺社区的地下车库。
如果说人生如一本书,他真应了这句老话。如今他依然对失业、病痛那段经历讳莫如深。他摆过地摊,修过灯箱。1998年,他在给私人老板打工时,不慎摔坏了腰椎,东凑西借才把治病住院的钱交上。“后来借我钱的人急着用钱,我只好把房卡给卖了。”这下,他真的成了居无定所。
2003年初姚老伯申请到了低保。2003年11月,社区把姚老伯安排住进了地下车库。就这样,他在地下车库“安营扎寨”了3年,这意味着不用再漂了,况且社区不收他一分房钱,电费水费也不用他掏。
一张桌子、一个衣柜、一张床,还新添了一台电视机。小房间散发着淡淡霉味,却不失一丝温馨,里外打扫得一干二净。楼上的邻居们和他都谈得拢,而他也总是为大伙担着心,有时车库有个响动,再晚他都要起身去看看情况。
2007年1月,社区通知姚老伯可以申请廉租房。这以后,他拿着证明跑房管站、建设局、民政局。看着那红红的印章盖在申请书上,他心里是真高兴。就在我采访他的那一天,他又准备去一趟民政局,这已经是他第4次去了,就是想问问什么时候房子能分下来。“要说现在没有困难,那是假的,比如自来水我得从社区办公室拎,还有支气管炎这个老毛病,有些挡不住车库的潮湿。我想早点住进廉租房,能安安稳稳地养养老。”
车库住人合法与否
走访中,很多居民对住在车库里的人表示理解,有的甚至成为相互帮助的邻居。
但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他们认为,车库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更没有排污设施,车库里住了人,还要起炉灶做饭,这对小区来说是个安全隐患。
体东社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这样说:“卫生和排污设施都没有,才几个平方米,有些住了好几个人,夏天洗澡只能站在路边。另外,烧菜做饭也存在火灾隐患,住在楼上的居民难免心慌的。”
社区孟书记说,社区车库住人分两种。一种是公共停车库里,因为老小区没有物业,把管车库和负责小区清洁的工作人员安排在车库里。对此,居民们大多接受认同。但对另一种情况,不少居民颇有微词——一些业主把自家买进的车库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因为没有执法权,也只能以劝告为主。
杭州市房管局物业监管处宋科长告诉记者,业主把车库擅自出租给人居住或者开店,在许多小区里都存在。根据新实施的《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车库出租为住房或开店本身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宋科长同时解释,按标准建设的自行车库归居住区全体业主所有,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可委托社区居委会管理,如果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和业主同意,社区公共车库管理员住在车库的特殊情况也是允许的。
记者手记
因为许多原因,他们选择住在地下车库。因为渴望更美好的生活,他们盼望着搬离车库。
姚老伯是幸运的,他看到了搬进廉租房的希望。从杭州市房管局今年初公布的数据看,今年有1116套房源可选,这是过去5年实物配租房源的3倍多。我想,老姚从地下车库搬进廉租房的那一天不会远了。
何艳和小阳的生活,则代表了很多来杭打拼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特质。车库里艰苦的日子,正是他们在他乡努力生活的见证。
邻居们的热心善良和包容让他们感动,但吃喝拉撒都集中在这里,由此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让忠厚老实的他们心有愧疚。小阳一句实话,说出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如果给居民们带来不便,说一声多多包涵。我在想,如果也能有廉租房提供给我们这些来杭打拼的人,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