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6日讯
“水体富营养化”、“蓝藻”——这两个有些拗口的专业名词,前段时间一度成为公众的口头流行语。
5月29日,一场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整座城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在太湖暴发的蓝藻。蓝藻只是太湖病症的表象,真正源头是遭污染而富营养化的水体。有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太湖夏季出现严重蓝藻面积大幅南扩和东扩,目前已基本覆盖整个太湖。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全国十大环境事件,有7起与水环境污染有关,其中4起直接影响到附近居民的饮水安全。
面对屡屡发生的水危机,浙江的各大水系健康状况如何?应对“肥水”又有哪些措施?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鳌江浑水诉说伤痛
鳌江,是浙南平阳、苍南两县的母亲河,它的命运与“中国皮都”——平阳县水头镇的污染治理紧紧联系在一起。去年11月,记者曾去过水头镇,当时水头的大大小小企业全部停产,为了治污,企业面临着整改,当时小镇的上空弥漫着一阵阵的臭味,黑色的河水几乎流不动了……
这几天,记者再次来到水头,虽然已经闻不到臭味了,但是江水依旧浑浊不堪。“以前我来这里住宿,都不敢用水冲凉,当地老百姓都说这水很毒。”和记者同行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车上的百姓听此纷纷议论起来:“我们水头的房价一直不高,就是因为江水污染严重呀,大家都在外面买房子了,哪里敢住这里?”
平阳县环保局工作人员感叹说:“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实在是太重了。陈年的淤泥堆积在江底,含有很多的污染物质,1993年水头镇皮革制造业迅猛发展后带来了大量污染,整治已经刻不容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皮革业在此兴起。90年代,水头制革业得到迅猛发展。2003年,全镇已拥有大小制革企业1261家,水头从一个贫困的农业小镇发展成为一个聚集10多万人口的工业城镇。
然而,原本清澈的鳌江却因此承受着因发展而带来的剧痛。每天,水头制革基地排入鳌江的工业污水近8万吨,鳌江水质迅速恶化。据浙江环保联合检查组的检查报告显示,1992年,鳌江水系还属于二类水质,1995年之后竟发展到劣五类,基本丧失了水体功能。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鳌江十几里外都能闻到恶臭。”平阳县副县长陈景宝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2003年,水头制革业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全国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之一,同时被列入浙江省九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黑名单。水头制革业进入整肃期。2006年,水头治污进入决战阶段。制革企业兼并为39家。
和鳌江比起来,温州市民对身边的内河污染更有切肤之痛。温州数条内河污染严重,目前只有九山河水暂时能满足功能水质的要求。
温州内河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造成,每年排入内河的生活污水占全市生活污水的三分之二。内河污染的治理难度与温州地下管网建设落后有关。
水葫芦绞坏3把螺旋桨
“这水葫芦真是厉害,公园里的游船已经被缠坏了好几把螺旋桨。”老施望着满眼绿油油的水葫芦连连感叹:“这水葫芦是一年比一年厉害了!”老施是在台州黄岩永宁公园摆冷饮摊的,在公园摆了两年摊,看了不少“前赴后继”的水葫芦。
永宁公园就在永宁江边,这一段约一公里长的航道上水葫芦格外茂盛,30多米宽的江面已经有2/3被这种植物盖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到江水,远远看去,像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田地。走近江岸,一阵阵腐烂的气味随风飘来。
公园一位工作人员说:“今年,游船已经有3把螺旋桨被水葫芦缠住弄坏了,好几次让前来乘船游江的游客扫兴而归,生意很受影响。”
日日面对江面的老施说,这些水葫芦都是从上游的支流顺流漂下的,因为这一段江面有一个接近90度的拐角,形成一个小港口,水葫芦就在这一段江面聚积起来。“前段时间一批人刚来清理干净,现在又积这么多了。”老施很佩服水葫芦的生长能力。
永宁江属于浙江8大水系之一的椒江水系,永宁江永宁公园这一段是该水系中水葫芦问题最严重的江段之一。黄岩区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办公室的孙志宏主任表示,水葫芦的清理工作他们一直在做,以前曾尝试用除草剂等药剂进行化学灭杀,但因为杀灭的水葫芦腐烂在江里,又对江水水质造成影响。后来只能采取人工打捞的方法,仅今年就已经进行过3次集中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