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遭遇禁售行业斗士奋力争取
政府禁售电动车
“做企业就像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会碰到各种困难。你得有唐僧的执著、孙悟空降妖伏魔的本领、猪八戒的坦然和沙和尚吃苦耐劳的精神。”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捷这样告诉记者。
他在电动自行车业界有“斗士”之称,至于这个称号何时得来,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因为关于电动车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2003年6月1日,南方某市政府在媒体发布《通告》,对电动自行车下达“禁售令”。这种车子虽然大受市民欢迎,但该市政府认为,不利于交通安全和城市形象。“禁售令”对全国的电动车生产厂家来说无疑是一记闷棍,如果处理不当,别的城市也会纷纷仿效,电动自行车将失去城市市场。
出于激愤,倪捷马上针对《通告》发表了一份《公民意见书》。他用“违法”、“缺德”、“无理”、“乱政”等词语形容《通告》,还跟当地的有关公司联手,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那段时间,我的整个状态可以用‘愤怒’来形容。我对于危机公关的理解可能跟别人不一样,只要你是真诚的,有时候真情流露没什么不好。”倪捷告诉记者。
持久的斗争
2004年开始,电动车的身份和标准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大热门。这是一场持久的争论,研究生出身的倪捷,除了继续做企业,把大把精力都放在奔走呼吁,为电动车争取权利上。
“从2004年到现在,我个人大概发表了50万字的评论文字。”此外,他还努力出席各地关于电动车的听证和讨论,他坚决和高调的表现,逐渐奠定了自己在电动自行车行业代言人的地位。这个行业,越来越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场合。
2004年4月,约150家电动车企业集体联名,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从印刷厂截回了他们觉得无法接受的电动自行车新标准。
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新标准,至今没有在社会各阶层达成一致。“不过正在向一致靠拢,我们斗争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阳光下,公开讨论标准问题。”倪捷说。
这场持久战,培养了他的耐心。“我不后悔当时写《公民意见书》时的愤怒,不过现在,我学会了用更阳光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危机。承受的批评,变成了动力。”
经验
“要有阳光心态,真诚面对社会。”不同的危机,得有不同的处理手段。如果是来自消费者的批评,那应该虚心接受,尽力做好产品和服务。如果是行业危机,影响到一大批企业的,则应该迎面出击,勇敢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