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盛遭遇质量考验风雨过后是彩虹
一天接了几百个电话
“绿盛”牛肉干近几年发展很快,销售量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去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3亿元。随着品牌越来越响,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也随之而来,有的简直让“绿盛”的年轻老总林东措手不及。
2006年10月16日早上8点多,林东接到了一个员工的电话,语气很紧张,让他赶紧上网看一下关于“绿盛”的新闻。看到网上关于绿盛牛肉干存在安全隐患的新闻和图片,林东愣了几秒钟,把文章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这才明白出事了。
接下来会怎样?他不敢预想,只感觉到山雨欲来,虽然眼下似乎十分宁静。“通知各个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林东的手机开始响个不停,不断有人来询问,包括经销商、记者、朋友、家人等等。“是不是真的?”这句话当天下午到晚上出现了不下几百次,直到手机没电。
平时没什么事晚上9点半就上床睡觉的林东,当天晚上几乎一夜没睡,连夜让人赶写声明,表示质量没有问题,一定会对消费者负责。
暴风雨来了!
省、市质监局一批又一批的人开始到工厂检查各种细节;国家质监总局在全国170多个点抽查绿盛牛肉干;很多超市为了表明自己对消费者负责,纷纷将牛肉干撤柜——毕竟是吃的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网络舆论一边倒,骂声一片……
阳光形象赢得人心
2006年10月20日,杭州市质监部门的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绿盛牛肉干没有质量问题。接着,国家质检总局也肯定了绿盛的质量。绿盛公司马上作了声明。
但是,老百姓心理的阴影还是挥之不去——销售量下跌了50%多。
为了重新树立绿盛的品牌,林东从侧面下手,做慈善、搞环保、举行开放日、送营养早餐等活动,让绿盛的正面形象点点滴滴渗入消费者的心中。2007年4月29日,绿盛还联合企博网等做了一个“绿盛缘”博客漂流瓶活动,把全国1000名职场人士的心愿封存在漂流瓶里,借助绿盛集团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漂向全国各地的超市、商店、小卖部。最后,这些心愿会流入各种消费者手中,由他们开启“缘分之瓶”。现在,绿盛的销售量不仅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而且增长迅速。“以前每个月总有几个投诉电话接到我这里,去年那件事情后,我们对质量把关更严了,已经连续好几个月都没有接到投诉电话了。”林东为自己的牛肉干感到自豪。
随着各种活动的开展,“绿盛”重新树立了自己阳光健康的形象。林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质量问题最重要,但赢得消费者的心,还是要讲究些技巧的。
经验
“身正不怕影子歪,企业本身必须正,问心无愧。”林东事后说,他当时真的很担心,铺天盖地的质量抽查,产品如果有任何一点小毛病,企业就很可能一夜间毁灭,幸亏平时质量把得牢,检查结果比国家标准还要高。消费者的心里阴影如何解决?那就只能让他们的眼球转移,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去传递正面的信息,而不是光靠嘴去说“我是一个如何对社会负责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