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过去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是情、理、法的排序,西方的企业家是法、理、情的排序,思维方式不一样。那未来,我觉得两家不要再打下去,中间一定有个妥协,那个妥协就是不要太讲合法,也不要太讲合情,在合理上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考虑到共同的发展。
宁向东(清华大学教授):小两口结婚了,由于没有经过一个很好的恋爱过程,所以心里边其实还装着各自的那个老家。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定的纠纷。我觉得,其实这里边有一个规则转换的问题。中国企业实际上比较多的是一种人治的传统,很多著名企业都是一个人的企业。但西方的企业呢,它比较注重董事会、股权结构、资本意志。中国企业是人合和资合结合,而西方企业往往比较多的是资合,所以从人合加资合到单纯的资合的转变,必定会有摩擦。我个人认为,达能游戏规则的变化,是导致这场争端的本质原因。
张维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听了宗先生刚才的陈述,我也为宗先生感到惋惜,有几点我想说一下。一个就是宗先生说娃哈哈和达能合资的这几年当中,从达能身上不管是技术还是管理都没什么大的利益能够得到。这个就给我们启示,就是我们在合资前的调查没做好,因为你不知道对方能给你带来什么利益,为什么你合资呢?
第二个就是控制权的问题。49%和51%是非常致命的一个东西。当时你说你占49%,而且你说话算数,准备把商标转让给他了。幸好我们国家有政策,这个商标还没有正式转让给他。如果当时已经转让给他的话,就是控制权都给他了,这是很遗憾的一步。如果说宗先生你当时是51%的话,那么你现在的情况没有了,而且你的企业会发展得很好。
(宗庆后补充:这次纠纷之前都是我说了算,尽管是49%,都是我说了算,所以没有感觉到这个51%的力量。这个纠纷出来之后,才感觉到这个51%的问题。)
事件进展
在对话的同时,《经济半小时》还派出两位记者,分别抵达了杭州和上海,采访了事件的最新进展。
康敬峰:7月3日娃哈哈在杭州召开了一个全球范围的记者招待会,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娃哈哈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显示了达能方面在同业竞争和董事违法方面的一些事实。就是说达能方面派出的三个外方董事,同时还兼任了与娃哈哈合资公司相竞争的公司的董事或者董事长职务。这是违反中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的。
发布会是在一个大厅举行的,当时这个大厅能够容纳五百人左右,坐得满满的,包括境外的二十多家媒体,还有国内的二百五十家媒体都来参加了这次见面会,其中还有不少法国的媒体,他们对这次发布会是非常重视的。其中有一个法国的媒体就问到,为什么这次纠纷本来是一个经济纠纷,但是最后感觉是上升到了民族品牌的问题、民族感情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尖锐的。
主持人:他的这个问题现在得到满意的答复了吗?
康敬峰:我觉得宗庆后还是给了一个非常满意的答复,他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品牌,都是带有民族性的。
主持人:现在毕竟是饮料行业的生产旺季,在这个纠纷不断升级的过程当中,娃哈哈的生产状况有没有受到一些影响呢?
康敬峰:我六月底的时候曾经到过一家合资公司采访,当时我去的时候,这家合资公司有三条生产线,但是只有一条纯净水的生产线在生产,另外两条碳酸饮料的生产线已经停工。
由于这场纠纷导致一些经销商不再进这些合资公司的货,所以他们这些合资公司当时生产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我7月4日再去这些合资公司看的时候,他们的生产已经恢复了。据我了解,宗庆后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之后,并没有放手不管,而且可能在其中作了协调,经销商重新开始订这些合资公司的产品。所以现在合资公司的销售、生产还是比较正常的。
主持人:合资公司内部生产过程当中经历的这些波折,达能方面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反应?
姜龙飞:关于具体的措施,我确实没有得到一个非常准确、非常直接的回答。但是在6月24日,达能集团的一个声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用了两个字眼,一个是呼吁,一个是希望——相关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帮助娃哈哈合资企业保证正常的销售和运营,正常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