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龙游县,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围墙的景区。
站在城东鸡鸣山上,仰望鸡鸣塔,白云时舒时卷;俯看灵山江,绿水有缓有急;走在县城大街小巷,一排排绕山而建的仿古民居,恍如在云之下,水之上。城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我们不禁由衷赞叹———龙游太美了!
听到我们的赞叹,县委书记诸葛慧艳说:“龙游今日之美,得益于我们较早地制定了城市发展规划,处理好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在前几天,我们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小组向一家客商发出信息:不同意其计划投资2200万元、年产2000吨聚氨酯固化剂生产线项目在龙游落户。而同时,浙江华飞轻纺有限公司则接到决策咨询小组同意他们年产30万锭棉纱、化纤色纺生产线项目落户的通知。这一拒一请,恰好反映了我们发展经济的思路。”
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小组是个什么机构?诸葛慧艳解释,这是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县经贸局局长为副组长,国土、环保、发改、规划、建设、工商、科技、财政、供电、安监、开发区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机构,它的职责是对进驻龙游的所有工业项目进行先期评估,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小组拥有一票否决权,我们称之为不可跨越的环保“红线”。那个年产2000吨聚氨酯固化剂的项目就是因为不符合环保控制要求而被否决的。前后被拒绝的,还有来自外地投资3个亿、每年可创造税收1000万元的织染项目及每年可上缴税收800多万元的磷酸加工项目。
龙游在浙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迫切需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时候,为什么要拒绝这么多投资项目?诸葛慧艳说:“龙游的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为加快做大经济总量,这里一度也出现不论项目大小、质量高低,只要有项目就上,遍地开花搞工业的态势。但是,看到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逐渐暴露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觉得后发地区绝对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龙游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作为钱塘江上游,更肩负着把一江清水送到杭州的重任。因此,龙游县从2003年开始建立并实行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机制,而在这个机制下,环保是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据县招商局局长方玉林介绍,现在龙游出去招商的同志,首先要填写一张“招商引资企业考察表”,表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估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谁填写、谁负责。如果负责招商的同志把握不准,可以请环保部门进一步去考察。考察结束后,这个项目就要被拿到项目决策咨询会上进行“会审”,形成“环境评价报告书”后,才能进入随后的立项审批等程序。据龙游县经贸局同志介绍,自从划出环保“红线”以来,这个小组共否决项目68个,其中不乏一些投资上亿元、税收贡献率高的大项目。
环保“红线”的设立,改变了招商引资工作“抓到篮里都是菜”的做法,在将一些存在环保隐患的投资项目拒之门外的同时,也为一大批优质项目拓宽了发展空间。
在凯丰纸业公司,记者了解到,公司十分注重环境保护,目前企业的污水100%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用来养鱼、浇花。最近他们又和隔壁一家珠宝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处理后的中水卖给他们,作为生产用的冷却水。副总经理余永平说:“因为这里投资环境好,我们今年准备再投资1.5亿元上两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每年税收可以增加1倍多。”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是一家大企业,因生产红木家具而出名。在厂区,清可见底的衢江在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前逶迤而过。总经理张建军介绍,他们2004年底来到龙游,投资3.5亿元建设新厂,看中的也是龙游的好山好水,他们要依托这里的山水,建一个集文化、收藏、展示于一体的红木家具世界。
像凯丰纸业公司和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现在龙游有很多。龙游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学军给了我们一组数据:现在入园企业门槛已由过去的投资2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目前还有80个左右已经通过决策咨询的项目在等待后续审批。
“‘拒商’为龙游引进了更多的‘巨商’,”县长连小敏说:“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使落户龙游的项目质量获得了极大提升,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从2003年的475万元上升到2006年的4085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企业完成产值33.9亿元,同比增长29.72%;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83亿元,同比增长35.6%,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村冒烟、乡乡办厂的粗放发展模式。”
“东游西游不如我们龙游,这里的环境太美了,钓得上鱼钓不上鱼无所谓,享受自然风光才是我的本意。”退休职工顾师傅和很多市民一样,喜欢在灵山江畔垂钓休憩。也正因为这样的环境,使龙游在“2006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评选中位居56位,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