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今日早报组织的浙大三农协会的10名大学生,将走进德清县雷甸镇洋北村,访问参加“种文化”百村赛活动的村民。他们带去了500份调查问卷,在一周内,对当地的农村文化做详细了解,体会当地村民更多“种文化”的体验和愿望,找出农民兄弟最喜爱的文化形式,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展现给全省人民。
这个学生社团一直关注农村民生
由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江在线联合主办的“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不仅在全省农民兄弟心中扎下了根,还引起中央十家主流媒体的热切关注。
“我们社团每年要去四趟农村,寒暑假、五一、十一,都要组织队伍去农村。对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活动,我省大学生也很有兴趣。”浙江大学学生社团三农协会此次赴洋北村队伍的负责人徐静说。
三农协会在省内大学生社团中一直以关注农村民生为特色,除了对种文化的洋北村进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调查,三农协会还将对雷甸镇的其他村落进行农民就业状况调研,“我们还要从全国采集50个农民工故事样本,在老师的指导下编成一本书。”
大学生想当农民文化传播者
谈起“种文化”,徐静表示一点也不陌生,三农协会成员早就通过报纸了解了我省“种文化百村赛”中的“画画村”、“武术村”、“象棋村”、“篮球村”、“吹打乐村”等。
“其实我们社团一直希望在农村‘种文化’或者在农村之间‘移植’好的文化。”徐静说,他们曾经把在报纸上看到过的“农村社区运动会”开办到了丽水的贫困山村,在各个村庄间举办“农村厨艺大赛”,把北京的“打工艺术团”请到杭州,让杭城的民工们领略草根文艺。
今起走访“吹打乐村”
此次三农协会将造访的湖州德清洋北村,唢呐队鼎鼎有名,虽然只有15个人,却能撑起一台两个小时的演出,为近20个节目伴奏,而所有的曲子都是村民自己作词编曲的。
德清县文化局初步统计,全县有业余文艺队伍110支,还涌现了许多土生土长的业余创作员。如雷甸镇洋北村62岁的老农孙杏松,至今已创作了杨柳青、紫竹调、锣鼓词、小快板等10多个曲调的30多个曲艺节目。
徐静说,其实,很多时候大学生对于农村和农民的关注都停留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矛盾上,忽略了他们的文化,其实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有“卧虎藏龙”。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本周内,大学生的调查将让我们离这个答案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