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我省农业干部提出环境建设方面的六大构想

  三、实施“六大构想”社会效益巨大

  “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治理沙漠、开发藏电、迁移人口,若能付诸实施,那么,其得益不仅是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全中国乃至全亚洲全世界都将从中得益;其获益不仅是现阶段,而且将上百年上千年地受益。

  1、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可缓解青藏高原上冰川的缩减。若能给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年均调水650+200亿立方米,那么,可望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栽植上乔木林1500万亩(1万平方公里)、灌木林和草地3000万亩(2万平方公里),并增加水浇耕地5200万亩(3.47万平方公里),这样,可望为缓解青藏高原上的冰川缩减和土地沙化起到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可增加冰川的水源补给。给祁连山北边广阔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大量地调水,必然会增加该地区空气中的水分,而该地区多刮强劲的西北风,所以,能给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带去水补给的增量(能增加青藏高原以及天山、贺兰山、黄土高原的降水,增加在西北地区实施人工降雨的机会),从而有利于长江、黄河等大河的长久奔流,有利于减轻长江、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少威胁。这一点,笔者在撰写本文时曾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吕世华研究员征询意见,吕世华研究员认为,给西北干旱地区大量地调水,会给祁连山等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带去增量是肯定的。其二,降服腾格里、巴丹吉林等青藏高原北边的大沙漠(将来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后还可通过大量的海水淡化及调运而降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能减少青藏高原北边的沙尘暴,能减少由高空气流带向青藏高原冰盖的沙尘,因蒙上沙尘的冰川吸纳太阳辐射较多,因而有利于减少青藏高原上的冰盖吸热,从而有利于减缓青藏高原上的冰川消融。其三,调水后能在沙漠地区新增大量的耕地及林草地,能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地外迁到浙闽粤三省提供大量的可置换用地,从而有利于遏制青藏高原上林草植被的人为破坏,有利于修复其林草植被,有利于遏制青藏高原上土地的沙化和气候恶化。

  (2)有利于消除或减少沙尘天气。我国华北乃至江淮地区在春季频繁出现的扬沙或浮尘,部分来自蒙古境内的沙尘暴,但多数源于国内的沙漠沙地。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26日在全国防沙治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说,“北京,每年都有十多次沙尘暴,去年最严重的一次,在北京降落的沙尘达33万吨。”今年4月初,因北方巴丹吉林等沙漠发生沙尘暴,上海、宁波都下了泥浆雨。若给西北地区年均增加供水850亿立方米,那么,可使离北京不远的浑善达克、巴丹吉林、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不再发生沙尘暴,从而能使北京人和中国几亿人大大地减少呼吸带泥腥味空气的次数和天数。

  (3)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其一,给西北地区调水,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栽植上乔木林1500万亩、灌木林及草地3000万亩,按每公顷森林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年平均吸收6.6吨二氧化碳、产生1吨二氧化碳和灌木林草地减半计,估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1100万吨。其二,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栽种上数千万亩的绿色植物,将吸收大量的光热,减少光热在地面和空气中的传递。其三,若能在改善生态环境后的大沙漠上大规模地开发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那么,可大幅度地减少因火力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必将给缓解全球气温升高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延缓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和高山冰川两极冰盖的消融作出重大的贡献。

  2、能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发展生产。 《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第29问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内需动力不强。这成为一个比较大的经济结构问题。”内需不足,既造成生产能力闲置,就业岗位紧缺,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又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过低,在国际贸易中频遭反倾销起诉。若能实施“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治理沙漠、开发藏电和人口迁移工程,那么,将明显地拉动内需,扩大劳动就业,促进生产发展。

  (1)扩大就业岗位2287万个。按劳动力人均年收入2万元推算,实施“江”水北调、治理沙漠、开发藏电、迁移人口等工程投资4.5万亿元,共需1125万人劳动20年;若相关管理及服务业就业量再增加25%,那么,还可扩大就业281.3万人。此项小计为1406.3万人。 “江”水北调、开发藏电、迁移人口后可净增耕地5495万亩(减少面积不论土质计算),按劳均承包20亩计,可增加就业岗位274.8万人;在沙漠地区新增林草地4500万亩,按劳均管护林草地150亩计,可增就业岗位30万人;相关管理及服务业人员按25%计,可增加就业岗位76.2万人。此项小计381万人。给浙闽粤三省新增2000平方公里(300万亩)用于移民的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并将之建成为工商业城市,按每平方公里除了安置移民就业外还可吸纳劳动力2500人计,就业增加空间约为500万人。上述三项合计,可新增长期就业岗位2287万人,还未包括给西北增加供水后在西北地区发展工业可增加的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是个人及家庭维持生存的必需,是个人及家庭谋求发展的主要途径;让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失业,不仅失业者本人痛苦、家庭不和,劳动潜能灭失,还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所以,在我国今后几年城镇劳动力就业岗位缺口每年在1300万个以上、农村还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实施上述“江”水北调、开发藏电、治理沙漠及人口迁移工程,不是劳民伤财工程,而是给城乡一二千万个家庭营造谋生及发展机会的致富工程,是促使大量的失业劳动力实现就业的安心工程,而且是极大地促进社会稳定的和谐工程!

  (2)拉动内需发展生产。巨大的投资和劳动投入,将产生巨大的商品销售空间。北调“江”水等宏大工程投资总额达4.5万亿元,将为采矿、冶金和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电机电器、化工、汽车、仪器仪表、家用器具等众多的制造行业,苗木培植等种植业,餐饮、住宿、通讯、设计、勘探、金融保险等众多服务业和运输业,提供一个巨大的销售空间。增加就业2287万人,这么多劳动力的劳动增收所增加的消费额也比将资金积存在银行里更能转化为现实的市场购买力。所以,实施这北调“江”水、开发藏电、治理沙漠及迁移人口的新构想,必将促使我国的生产潜能得到大发挥,在为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创设条件中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3、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既定的大方针;“河”水分流、“江”水北调、开发藏电、治理沙漠及迁移人口,必将使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环境得到大改善,西北地区生产得到大发展,西部地方政府和百姓的收入得到大增长。青藏高原地区(主要是西藏、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由国家投建多座大型水电站,其税收将大幅度地增加(水电增值税、所得税将增收几百亿元/年)。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北地区,供水增加,其矿产蕴藏量较多的优势可得到发挥,以矿产开采及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镇能较快地崛起,因而其“造血功能”也将较快地得到增强。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增加供水、增加耕地和迁移人口后,未迁居人口或迁居到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新增耕地中的人口,生产资料的人均占有量增加,生产条件改善,因而其收入水平必将提高,至于迁居到浙闽粤三省经济开发区中的1200万人,则增收的速度更快。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机关、事业人员,也将从“江”水北调、开发藏电、治理和开发沙漠、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善社会环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余姚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相关稿件  
·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衢州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倾听农民心声 绍兴政协委员昨调研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杭州初具雏形 环境建设永远处在“进行时”
·省人大常委会指出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有四方面问题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