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老房子里盼春天
杭城凤凰山脚下陋巷人家的艰辛与期待
浙江在线07月19日讯
对于杭州凤凰山脚下路168号至190号的几十户人家来说,今年夏天又是一个难熬的苦夏:没有地方洗澡,只好在露天用面盆冲冲;一家人五六口人蜷缩在只有10来个平方的危房里,怕风怕雨,还要承受阁楼里40℃的高温;夕阳西下,当人们奔赴各自的饭局时,他们却要忍着酷热点旺我们多年不见的蜂窝煤炉……
杭州凤凰山一带是千年的古城区,当年这里还有皇帝出游的御道。
凤凰山脚下的这几十户人家,都是地地道道世代生活居住在这里的杭州人。原来这里叫凤山新村四组,现在改成了凤凰山脚下路某某号,隶属于馒头山社区。几十户人家都在一条弄堂里。这条弄堂长100多米,最早只有10来户人家,几十年下来子孙繁衍成了几十户。
说是弄堂,其实已不像了,因为弄堂里搭满了灶台、柜子、饭桌和杂物。推个自行车过来,你必须侧着身走。在记者眼里,这里就像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中的景象。
人均不足4平米
这里不少人家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169号周金羊、黄爱珍兄妹三代6人住着16平米,170号贺宏生兄弟三代5人住27平米,172号的李永林三代6人住着9平米不到,174号郁小兔5兄妹住着14平米……当然他们也想方设法“改善”住房条件——隔阁楼、搭棚子,像电影《地道战》里那样狭小的阁楼几乎家家都有。
“夏天睡在阁楼里,闷热得让人无法入睡,外面35度,阁楼里至少要高10度,又不透气,”家住170号的贺宏生告诉记者,“我们只好在门口搭了个简易房住人,人叠人过日子真难受。”
会下雨的屋子与开裂的墙
7月10日和15日两天,杭州下大雨刮大风,174号的赵粉英大姐是请了假狂奔赶回家的。“一看到天黑下来要下雨的样子,心里就发毛。”赵大姐说,“想着怎么才能最快赶回家,因为房子是外面下大雨,屋里流小瀑布的。好几个地方都漏,要接水,还要看看屋子,万一哪根柱子有点松,还要找东西顶住。”记者问了问,这里好多住户都是这样提心吊胆过日子的。
170号的屋里,放暑假的小女孩正在看电视,她身后的墙从顶上裂到地上,一条长长的缝可以伸进记者的手指。一户户走过去,这样的危墙不在少数,有的人家用水泥、石灰补了补,有的只用塑料膜罩着,还有人家用很粗的绳子绑着开裂的墙体……
臭水沟与煤饼炉
100多米的弄堂里没有排污设施,几十家洗用下来的日常污水就排在弄堂里一个低洼处。日积月累这个低洼处成了一条臭水沟,一年四季都恶臭扑鼻。
“这条臭水沟已经几十年了,没有排放口,全靠自然渗到地下去的。”紧挨着臭水沟的169号居民周金羊抱怨道:天天臭气不说,这还是孳生蚊子苍蝇老鼠的地方。
在这条弄堂里还有个特别的风景:家家户户都有我们多年不见的蜂窝煤饼炉,“烧这个便宜,”175号的郁大姐被火烤得一脸汗珠,“就是夏天用着太热,冬天又要担心煤气中毒。”
对于这里的居民而言,空调基本上是用不起的,老旧的线路也不一定能支撑。很多人家都在用风扇。170号的贺宏生是个电工,他在弄堂两边架了一根固定的杆子,把电扇吊在弄堂的过道里给大家共用,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他就打开了悬在空中的电扇招待我们。
痰盂盆和洗澡堂
这里房子当然也是没有卫生设施的,但难以置信的是:整条弄堂几十户人家居然连一个公用卫生间也没有。
那大小便怎么解决?一位老人说:“以前用马桶,现在没人倒粪水了,就改用痰盂盆。白天我们都很自觉的,到大马路上的公厕里方便,晚上就用痰盂盆。”
记者发现,这里的人家都有好几只痰盆,问为什么,居民们说“人多,又隔着阁楼,不够用”。
日常的个人卫生也个大问题。他们怎么洗澡呢?172号的李永林说,夏天还好办一些:天黑的时候,男人就在弄堂里把水管拉出来冲冲,女人就在灶间里解决。天冷,男人有时候还在阳光下抹个身什么的,女人,就只有去澡堂子了,但总要跑很远的路,找最便宜的澡堂子。
男朋友女朋友统统飞了
住在这里的人家基本上都是老中青三代,对他们来说私人空间几乎是零。一位大姐告诉记者:“与20来岁的儿女睡在一个小格子里,还想有什么夫妻生活?”
下一代的婚事更让他们感慨良多。172号的李永林夫妇生了两个漂亮的女儿,都30多岁了,大女儿离了婚,小女儿还没出嫁,因为男朋友一见这个房子就退却了。174号郁小兔夫妇有个在公交公司上班的28岁的儿子,曾找了个女朋友,谈得差不多了来见未来的公婆,一来就吓了回去。
危旧房改造杭州在行动
整个凤凰山脚下有着3000多住户,像别的老城区一样,由于历史的原因,居住条件都十分困难,只是这条弄堂的几十户人家特别困难。
凤凰山脚下这个弄堂的几十户人家是让人同情的,他们都盼望着公共的阳光能早日照耀他们。记者走访了杭州市和上城区的危改办和城建等部门。据市房管局介绍,杭州市区现有危旧房达157万平方米,住户近3万户,人口8万多,杭州市政府已有具体举措。
杭州市政府旧城改造拆迁的力度很大。去年杭州市制定了《杭州市区危旧房近期改造规划编制和管理办法》,要求在2010年前全部完成城区的旧危改造,今年年底完成48万方,2008年、2009年各完成47万方,余下的14万方在2010年完成,改造后的每户标准不少于48平方米建筑面积,同时补建厨房、卫生间、阳台等生活设施。资金由杭州市财政每年拨款2.3亿元,区政府按一比一出资。
上城区危改办有关人员说,凤凰山脚下与馒头山地区已列入改造规划之中,按照“加固修缮一部分,拆除外迁一部分,重建一部分”的思路实施。但是由于这里一方面是南宋皇城遗址,另一方面又位于西湖风景区内,使原来的计划只好往后延了,但计划正在实施之中。
现在,整个杭州旧城的改造正势如破竹。曙光照耀凤凰山脚下的弄堂里几十户艰难人家的日子,也不远了。
难忘他们的艰辛
我曾经采访过众多的贫民人家,采访过在杭州打工的外地民工,他们的艰辛曾一次次打动过我,让我在梦里常常会为他们的辛劳与艰苦而醒来。
但当我走近凤凰山脚下这条弄堂的这些采访对象时,他们的这个苦夏让我不仅仅是醒来了,并且再也无法入眠,他们的艰辛超过了我的想象力。
杭州正在建设生活品质之城,那么,提高上述困难家庭的生活质量应当是当务之急,愿品质之城的阳光早日洒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