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十多年没有新建市属医院,此次一口气规划了三座
-主城区已占90%以上医疗资源,下沙滨江医院破解资源分布不均
-大医院拥挤,小医院冷清,新妇女儿童医院解困扶强
浙江在线07月20日讯
近日,一条消息引起了杭州市民的关注:杭州市提出要在滨江、下沙副城各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城区新建一所三级妇女儿童医院,以完善城市新区医疗设施配套以及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
“新建三所医院,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对老百姓的承诺——让医疗质量上去,看病费用下来,让大家‘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7月3日的相关会议上,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分析了目前杭州的医疗状况后,对破解“看病难”下达了“总攻令”:三所医院建成后,市属医院平均挂号时间,将由现在的二三十分钟控制在五分钟内,“今年年底先控制在15分钟内。”让市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市属医院。
杭州市妇保:
实力不足门庭冷落
杭州市妇幼保健院位于杭州开元路70号。7月12日10点40分,记者来到该院,发现这里病人的稀少和冷清,与省妇保和省儿保的热闹与拥挤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据了解,该院七层的门诊楼,一层为挂号室、输液室等,二楼为儿科门诊,三楼为妇科门诊,四楼以行政办公为主,五楼六楼是月子护理中心,七楼为健康教育室。整座大楼的布局和装修,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据该院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杭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显得滞后了很多,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也远远满足不了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虽为市级妇保医院,设有妇科、产科和儿科,但只能进行门诊小手术,无法接生和接纳住院病人。仅有的20张床位,是月子中心的。
省儿童医院:
看专家门诊空等2小时
不久前王先生带女儿去省儿童医院看了一次病,没想到一番折腾下来,还是跑了个空。
下午1点50分,车刚弯进竹竿巷,车子排起了队,四五十米的路开了16分钟才接近大门口。还好,停在路边的一辆车准备开走,他见缝插针,赶紧挤了进去。
于是,王先生挂了眼科和五官科两个专家号,一个是23号,一个是32号。
医院的过道上,密密麻麻挤满了小病人和家长,空气混浊,又有点闷热。他只得带女儿来到楼梯口,站在窗边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可是这一等就等到了下午4点。王先生不知道到电子显示屏幕前看了多少遍。可是,眼科专家号才轮到9号,五官科专家号也才15号。他终于失去了耐心,到挂号窗口退掉了专家号,带着女儿去了其他医院。
省妇保:
零点“代挂费”100元
早就听说省妇保的专家门诊非常难挂,居然是从当日深夜零点开始挂号的。7月8日晚10点不到,记者来到省妇保医院急诊中心。
这里已是人头攒动。地上排着一长溜的排队记号:有各色病历卡、写着名字的小纸条、泡沫塑料……看上去有个六七十件。
一名女子递来一张名片“方便可靠代挂号”。她说:“你不想排队,我们可以代挂号。普通专家50元,名医100元,要不要?”
记者说太贵了,女子大倒苦水:“我们每天下午5点来抢位置,一直要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才收工,而且一个人只能挂一个号子,这钱一点都不贵。”
零点,开始挂号。大约1小时后,记者终于排到了窗口。但正如“号贩子”所说,记者要的专家号已经挂完了。
滨江居民:
盼望大医院来到身边
马先生的新家在杭州滨江区彩虹城。居住在新房子里,面积大了,感觉舒适多了,惟有一点,就是看病太费劲了。
“我们女儿才一岁多,小家伙经常会感冒发烧什么的。每次带女儿去看病,我们夫妻俩都要请假,开车到省儿保或市一医院去看病。挂号、排队、输液,至少要花大半天时间。如果家附近就有大医院,我们就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了。”他说,孩子毕竟太小了,省儿童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总是让人放心点。所以,他迫切希望滨江医院能够早点建好。
大手笔建三所一流医院
5年前,杭州解决“看病难”主要依赖的是医疗卫生、药品生产流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项体制改革(简称“四改联动”),5年后,杭州的目光更加长远,打算在3年时间内建三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破解市民“看病难”。
新筹建的三所医院分别为:杭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杭州市滨江医院、杭州市下沙医院。
滨江医院,建设标准为花园式,建成后服务对象不仅是滨江群众,也将辐射到老城区、萧山、绍兴等周边地区,有1200张床位。
下沙医院,建成后可辐射周边数十万人口,有1200张床位。
妇女儿童医院,有关部门已达成初步共识,将在市中心区域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筹建妇女儿童医院。
三所新医院缓解结构性难题
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卫强刚刚履新,7月11日,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这次杭州市委市政府一次规划了三所三甲医院,既有让当地居民宽心的下沙医院滨江医院,也有很多准爸爸妈妈关心的妇保医院,这传递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陈卫强(以下简称“陈”):杭州市委、市政府之所以下决心,在三年之内要建造三所三甲医院,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
杭州结构性看病难问题显得比较突出。由于杭州是省会城市,各地的病人都习惯到杭州来求医,使得杭州的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同时,杭州的医疗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主城区占到了90%以上,仅上城区就占到了60%以上,而副城区如滨江、下沙,医疗资源相对比较缺乏。
同时,随着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医保制度的全民覆盖及人民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也极大地拉动了医疗需求。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比如,过去人们不习惯于健康体检,现在,体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之所以要新建一所妇女儿童医院,主要是因为,目前杭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服务能力很薄弱,只有20张床位,而且没有产科,难以指导下属13个县(市)区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工作。同时,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筛查工作也无法全面开展,从而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带来不利影响,百姓对此呼声强烈。
杭州市已有50多年没有建造市属医院了。杭州市市属医院目前的床位,只占到了杭州主城区总床位的五分之一,而且呈萎缩趋势,难以满足杭州市不断健全的医保政策带来的需求,政府的应急调控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建立这三所医院能够有效地缓解以上的矛盾。
记者:新规划的医院,在功能定位和特色上,各有什么亮点呢?
陈:与现有医院相比,三家新医院将突出其智能化、人文化和平民化的特点。医院将采用全程计算机管理,所有检验报告,都由电脑来显示,不需要胶片和纸张。同时,充分显示其人文关怀,尽可能缩短医疗服务的半径,徒步快走5分钟之内能到达院内任何医疗区域。
下沙医院和滨江医院在功能定位上各有特点。下沙医院除设置三甲医院所拥有的常规学科外,侧重打造规模化的健康产业,服务范围更加宽泛一些。而滨江医院将设置一些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侧重于重大疑难杂症的处理和解决。
记者:有读者通过本报问,像省妇保、省儿保医院挤归挤,但医生水平高啊,新医院建成,面积扩大了,设备先进了,医疗水平、医生素质是否也是一流的?
陈:目前,我们正在跟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名校强院商谈合作事宜。寻求合作伙伴,主要是为了借梯登高,借助品牌效应、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从而缩短医院成熟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生产力。
同时,有关部门已开始进行人才储备。一方面,立足于人才引进,将赴国外招聘出国留学人员,也将公选副院长,欢迎全国的优秀管理人才和卫技人才加盟。另一方面,立足于培养人才,在明后年招收相当数量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分送到全国最好的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分配制度上,对学科带头人等骨干,也将积极进行年薪制的探索。
资源合理配置
解决百姓看病难
有专家说,解决目前的“看病难”,一个重要方面是将现有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记者就此与卫生系统有关专家进行了交流。
编织完善的医疗服务网
在硬件建设方面,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新居住区的形成,医院的布局将会结合城市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这一次三家医院的落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按照医院分布金字塔结构的规律,一个地区除了三甲医院,其他等级的中小医院也需要及时跟进,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据杭州市卫生局基妇处负责人介绍,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医疗需求的增加,从2003年至去年年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门急诊量都有20%的增加幅度,大大超出了省、市级医院门急诊量的增加幅度。这说明,老百姓的观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常见病、多发病不出社区。
据了解,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网络正在不断建全。除了主城区的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外,今年还将新增20个服务站,主要是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撤村建居点,这将进一步方便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的就诊,真正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省市区医院加强协作
在软件提升方面,有关专家认为,应充分发挥杭州省会城市的作用,挖掘省级医院、市级医院以及中小医院的医疗潜力,加强医疗协作,整体提高医疗水平。
从2005年开始,杭州市属公立医院开始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帮扶结对。去年,市级公立医院有55名医生下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122名社区医生则到市级医院免费进修一年。
现在,在杭各省级医疗机构也开始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浙江省人民医院已与长庆(潮鸣)、朝晖、文晖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了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根据省、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署的医疗服务合作协议,省、市级医院将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查房、学术讲课、病历讨论、咨询服务及会诊服务;社区医师相关专业人员也可到省、市级医院免费进修和短期培训。省、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双向转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送的病人,医院实行就诊、检查、住院三项优先,来支持“小病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