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今年入夏以来,江苏无锡、云南滇池、吉林长春等地相继发生蓝藻,诱发“饮水危机”,给当地市民生活带来不便。尽管太湖北岸水域大范围蓝藻尚未对南岸的湖州产生直接的威胁,但湖州还是全面启动了“安全饮用水保障拦藻工程”,拆除餐船、渔民上岸、建设水上生态浮坝、污水入管网……大刀阔斧地治理蓝藻,不让“水危机”在湖州上演。
在环城河入口处铺设了一条长200米、深0.7米的浮坝,对太湖蓝藻进行拦截。
工人师傅在拆除餐船,下月底将全部拆完。
在城北自来水厂入口处,工作人员在清理囤积在管网外的杂物。
望着对岸漂亮的农居房,黄志江期待着早日上岸安居乐业。
环保工作人员在每天早上8点左右定点取水检测。
浙江、江苏两地渔政人员联合在南太湖水域投放2万公斤1龄左右的白鲢、花鲢鱼。白鲢、花鲢鱼是蓝藻的“天敌”,花鲢每长一公斤肉能消灭30-40公斤的蓝藻(资料图)。
7月16日,南太湖边的湖州湖鲜街上,工人师傅们顶着烈日在切割餐船的钢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焦味,20多艘餐船已被拆得七零八落。在附近经营小卖部的王大姐说:“自开始拆餐船以来,小店的生意也跟着一落千丈,店门每天都是半开着。”
走进太湖入口处的小梅村,65岁的村民黄志江正在船码头翻晒虾米,听说政府将启动“渔民上岸工程”,老黄开心地说:“我都在水上漂了一辈子,能够上岸安度晚年,那可是多年的夙愿。”据悉,小梅村约有200人以船为家,吃住在船上,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太湖。为此,湖州将建设一批安置房、廉租房,让渔民上岸定居。
在减少污染源的同时,湖州自来水公司等单位还在市区新塘港与旄儿港汇流交接处建起两道物理、生态浮坝,拦阻藻类侵入,减少环境水质对水厂原水的影响。环保等相关监管部门一刻也不敢放松监管防范,加大水质监测,将太湖入水口水质一月一测改为每日一测。目前,取水口水质仍然保持二类水,饮用水质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