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开拓发展新空间 渔村今朝变化多——舟山采访记

  走进舟山市普陀区展茅镇的螺门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岸边停泊着几十条高大的钢制渔船。由于是休渔期,渔船上有不少电焊工人正在作业,为9月开渔后的生产做准备。在紧贴着海岸、背靠着山的相对平整的土地上,伫立着样子不一样却明显有规划的二三层小楼。一个明显的印象是,渔村占地面积要比农村小得多,渔民的房子一个挨着一个,没有农民房子前面的大院子。整个村子干净整洁。

  78岁的王松其是螺门村老人协会的党支部书记。他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村里走一圈,再到码头上去看看,最后回老人协会搞活动和办公的院子里,数数码放在地上的钢筋和水泥。“码头上大家都很忙,村里的建设也越来越好,走一圈看看,一天心里都很高兴。”王松其说,“地上的钢筋水泥是村里人盖房子用的。现在收入好了,很多人都要把房子盖得漂亮些。但渔民家地方小,建筑材料摆不开,大家信任我们所以就先放在这里,要帮他们看好。”

  在螺门村渔民的口中,我们听到了一个新名词:社区。原来,普陀区为了使社会公共服务能较好地向渔村延伸,在舟山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全区以单村或联村的形式建立了渔村新社区。社区主要履行就业培训、扶贫帮困、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职能,采取下派乡镇干部、聘任优秀村干部等方法,工资福利全部由财政支付,取消了村干部拿集体固定报酬的制度。在做好公共服务的同时,大大减轻了渔民的负担。

  王松其就经常到社区去。“社区和我们的生活很近,我们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去。每季度末的时候,去的人最多。”王松其说。

  原来,每季度末是社区发放“奖励保障金”的日子。在普陀的渔村、农村,“文明守法户”家庭中的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能拿到38元钱的“奖励保障金”。

  2005年8月,在舟山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普陀区开展了“文明守法户”评定活动的试点,被评为“文明守法户”家庭的全区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由政府发放每人30元“奖励保障金”。2006年,“奖励保障金”的标准提高到每月33元,2007年又调整为38元,全区受惠人口达到3.5万人,基本覆盖了全区的60岁以上人员,这一制度为渔村、农村社会养老开拓了一条新路,受到当地渔民、农民的广泛欢迎。

  “这钱拿着暖心啊!”沙井渔农村社区80岁的张孝素说。

  对于像张孝素这样的高龄老人,得到的实惠并不只是奖励保障金。从2006年到现在,普陀区投入1770万元,健全了渔村、农村大病统筹救助体系,完善了渔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1500户贫困家庭得到结对帮扶,百余户贫困家庭列入危房改造,“五保户”、“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4%。

  新渔村建设日新月异的背后,是普陀区经济长足的发展。普陀区在舟山群岛的东南部,全区共有大小岛屿455个,其中住人岛32个,全区的陆地面积都分布在各个海岛上,有陆地面积46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270平方公里。舟山渔场是著名的大渔场,生长在这里的渔民祖祖辈辈都以打鱼为生。近年来,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目前的方针确定为稳定渔业生产,不再扩大捕捞能力,因此许多渔民都面临着转产转业的问题。

  “渔民的问题很难在第一产业的框架内解决,必须抓好临港工业和水产品精深加工这两类目前普陀的主要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二、三产业上等级、上规模、上水平,推动渔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普陀区委书记吴晓东说。

  顺应需要,加强渔民素质培训成为新渔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普陀区紧扣海洋经济发展特色和企业用工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型、委托型等培训模式,提高渔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就业率。2006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82期,累计培训渔民、农民25632人,新增就业13734名。每个有劳动能力但“没有挣现钱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海产品精深加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们公司旺季时需要用工1400多人,其中70%以上都是从渔业生产中转化过来的。”普陀区华发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苗伟国说。

  目前,普陀区的渔民还有7.1万人。2006年普陀全区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585元,比上年增长15.5%。渔村、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63.5%。舟山市委书记张家盟给我们讲了经济发展和新渔村建设的关系:发展二、三产业,一方面能吸纳更多的渔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形成了人口聚集和消费集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拓宽了渔民的增收致富渠道。同时,二、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增强了政府财力,使得政府有能力在渔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切实改善了渔民的生活状况。“坚持工业化、城市化的带动战略,跳出渔村发展渔村,新渔村建设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他说。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