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爸爸,杭州热吗?老家刚下过一场大雨凉快得很。你和妈妈在杭州要保重身体……”昨天,在杭州打工的王长理收到女儿王梦妮亲笔写的家书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握着家书的手微微颤抖着。
王长理,从安徽老家来杭州已经4年。家里除了12岁的王梦妮还有一个9岁的儿子。平时,都是年迈的母亲帮着照顾两个孩子。暑假,儿子被接到了杭州,而女儿还留在老家。
替老王捎来这封家书的是浙江工商大学“阳光雨”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7月16日到21日,队员们来到安徽省宿州市夹沟镇大刘村,开始了关注留守儿童的暑期实践活动。在大刘村,同学们了解到,村里大约有50%的人外出打工,村里剩余的劳动力寥寥无几,留守在家的孩子们主要跟祖辈生活。
7月20日,同学们要回杭州了。临行之前,他们带回了几封留守孩子写给父母的信,并承诺一定会亲手交到孩子爸妈的手中。
12岁的王梦妮写给父母的信就是其中一封。昨天中午,暑期实践队的两名同学替王梦妮找到了在杭州打工的父母。在拱墅区一个仅6平方米的出租房里,王长理和妻子看着信,久久说不出话来。信不长,可夫妻俩却看得很认真,看完之后始终捏着信纸不肯放下。
纯真的孩子们心里想些什么呢?远离家乡的父母知道吗?这封信很轻,但分量很重。
昨天下午,两位同学送完家信就带着行李回家乡了。虽然这对于同学而言是一种结束,但这段时间的经历、情景却让大伙很难忘。从一开始的陌生到最后的恋恋不舍,同学们和留守在村里的孩子度过了难忘的每一天。而他们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这六天的点点滴滴。
在一位同学的日记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过一天,想一天,心向杭城那畔行。夜深觉不成。风一阵,雨一阵,碎心思梦不成。念着爸妈睡。”也许,这正是许多留守孩子的真实感受。
大家的感触远不止这些:“在我们去他们家乡后,感触就更深了。几乎所有的孩子不知父母在外打工的地址、电话,有些孩子不想读书就想像父母一样为贫困的家庭分担责任,有些孩子在看到我们时总是那样小心翼翼。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