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30日讯
“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初中高英语口译证、报关员资格证、导游证、CISCO、托福雅思GRE,既然大家都去考了,你会甘心落后吗?”而有人认为,如今大学生争相入“证”界,混“证”坛,也犹如一种“羊群效应”。学校和用人单位提醒理性对待“考证热”。
一名文科生“证”界打拼记录——“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
大三学生,五本证书,不能算“证”界“暴发户”,只能算“标准户”。
“我是一个追求‘新鲜感’的人,所以,系里别人还没拿下的证书,我偏要去考一考!”虽然才大三,不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男生徐雁宇手里已经有了5本证书——教师资格证、英语中级口译证、省导游资格证、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VB二级证、普通话二甲等级证。在系里,他已经是响当当的“证”界老手了。
徐雁宇和他的妈妈都相信一句话:“考证,从进大学那一刻开始!”
支持徐雁宇考证的,是他家里庞大的亲友“智囊团”和“后援团”——“一听说有什么好证,妈妈就去替我打听,上网查资料、打电话给有关部门、哪里有培训班、要买什么资料,多少报名费,总之是考证‘一条龙’服务啊!”
小徐初入“证”界是从大二上学期开始的。
首战教师资格证,“因为相对来说比较好考”,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顺利被拿下,小徐初战告捷。
第二个攻克“据点”的是普通话二甲证书,因为普通话的底子好。
一个学期连胜两仗,小徐信心倍增!“我经常关注网上的考证信息,看到自己有能力考的都想去报一下。系里别的人都没考过,我追求一下那种‘新鲜感’。”
大二下学期,已经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的小徐,发现母亲已经开始在替他留意上海的“中级口译”证,还替他报了名。
这算是“证”途上最强劲的阻碍,小徐在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败下阵来。那个学期,徐雁宇过得不太平,为了准备中级口译,他不小心挂了一门学校的必修课“VB程序设计”。“哎,真是腹背受敌啊!”小徐感叹到。
大三第一学期,徐雁宇全力对付“腹背之敌”,一口气过掉了学校的“VB”补考,顺便,把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VB二级证也给拿下了,“嘿嘿,因祸得福!”他说,被“中口”打压下去的“考证瘾”又上来了,于是,和家里商量了一番,徐雁宇开始发动第四次战役——攻克导游证。
四证入手,班里的同学开始暗暗乍舌,并冠他以“考证牛人”的名号。
不过,徐雁宇并没忘记“上海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那次“一败之耻”,大三那年,终于一举收复“失地”,将重磅级证书“中口”收入囊中。
班里有些同学看着,觉得好有压力……
不过,暑假结束就将大四的徐雁宇并没有停止他的“证书攻坚战”——“大四,我准备还要考对外汉语资格证、上海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当然,还有驾照!”
“我考这么多证,主要是想开拓一下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还想衡量下自己到底有多强的能力,至于这些证对是否找工作有作用,我想这都是次要的,我不是很看重,当然如果能帮我找个好工作的话,那就最好了。”谈到考证的目的,徐雁宇如是说。
新闻调查
专业户考证成本大起底——“想说爱你不容易”
其实,在许多大学生眼里,小徐的“证书组合”属于“价廉物美”型与“高价重磅”型的组合,在大学生中,价高型证如140美金的托福,近1500元人民币的雅思……
考证四年预计总投入:9750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证书的种类在不断增多,考证费用也在飙升,不过一般家长还是很支持子女去“证”界打拼的。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小何告诉记者,虽然他家里不算富裕,不过不管他想考什么证父母都会支持他的。“我爸妈希望我能找份好工作,这样他们的投资也有回报了。”“现在考证是很贵,但是,别人有,你没有,心里不踏实。”
新闻调查
含金量“雾里看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有人曾在百度里问:国内到底有多少种证书啊?哪些含金量比较高呢?
这个问题基本无人能回答。
“从2005年9月开始到12月底,我们收集了120多种证书,这还没有收集完全。这些证书有来自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信息产业部的、人事部的、行业协会的,本地的、长三角的,还有来自国际上一些陌生的认证机构的‘洋证书’……”从去年4月开始,浙江工业大学成教之江分院在自己编写的《学生课余导航手册》中,为考证族们做了一次证书“瘦身”。工作组成员表示,现在的“证”界也是鱼龙混杂,在他们收集的120多种市面常见的证书,在深入了解各证的市场认可度后,淘汰了100多个“缩水证”。
“许多名目看着还不错的证书其实‘缩水’得厉害。”负责该工作的黄钧辉老师说,“曾有一家培训机构上门推销一种一周速成的‘推销员’证书,这种持一周速成证的推销员,和现在满大街的无证推销员在能力上究竟有什么分别?”
“有些证书的取得根本不能证明学生能力,也不具备社会认可度。”黄钧辉表示。一方面,学生希望通过课余时间考出一些有质量的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却苦于信息不畅,无从下手,盲目跟风;另一方面,如果把市面上几百种证书的信息都不加筛选推给学生,无疑是让学生跌进了“证书汪洋”,找不着北。
在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生事务委员会专设了考证服务中心,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反映被一些考证培训机构欺骗,现在学校就通过中心来甄别一些培训机构的好劣,向学生定期发放考证指南,定期举办考证咨询,邀请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介绍证书的适考人群、用途、主要考试的科目。
“很多学生们存在考证误区,甚至不了解这个证书的用处,一窝蜂就去考。以前上高年级学生考证多,现在低年级也比较普及,很多学生暑假都在上辅导班。”
东方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伏晓红说,譬如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本来都是大三的学生考的,现在很多大一的学生都在考,因为像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大三的时候会计专业只要考一门就可以过了,但大一大二的去考却要考三门,还是那么多同学愿意去考,一开始老师觉得很奇怪,后来发现考出来还真是比较有用的,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就能去做兼职会计了,大学毕业就可以去考中级职称了!
新闻调查
用人单位眼里的“证”界人——“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上周五,在杭州市人才市场,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招聘的用人单位,向他们了解用人单位眼中的“证”界人——
“现在我们单位用人趋向理性,学生考证也要理性。”浙江万国美福汽车有限公司人事处的洪小姐说。“我们单位招聘的时候,不管学历、拿到的证书如何,都是一视同仁的,我们更看重能力。”
“当然,考证强的学生,说明他学习能力强,对于我们来说,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并重的人,我们是看重的。”浙江新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刘先生说,不过,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不会把证书当成必要条件,从业资格证书可以工作以后考。
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生钱俊目前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手中有一张“重磅证书”——CPA(注册会计师)。
不过,钱俊说,他能进“德勤”,似乎也并不是CPA的功劳,因为许多没有CPA的人,同样得到了录用机会,而在试用期被淘汰的,也不乏CPA持证者,“用人单位最主要看你的能力和潜力,也会给你一两年的时间去考从业资格证。”
他认为现在很多证书并不是大学里就该去考的,“比如CFA(金融分析师资格证),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就去考了,而CFA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这不是简简单单一张证能代表的。”钱俊以过来人的身份给那些正在“证”界“浴血奋战”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忠告:“现在很多的证书只是敲门砖而已,只能给你提供面试或者笔试的机会,真正要找到好工作还是需要你的实践能力。所以对待考证要远离浮躁,考一些必须的证书,多花点时间接触社会,提升个人能力更重要。”(3012301)
新闻延伸
羊群效应
管理学上描述企业市场行为现象的概念,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