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30日讯
悠扬的田歌声在古村落飘荡,激烈的篮球赛在乡野间打响,精彩的演唱会在土戏台举办……遍及全省的农民“种文化”百村赛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嘉善农民参与文体活动的激情。到目前,嘉善县162个行政村中,已有90%多建立起300多支特色文化队伍,涌现文体骨干3000多名。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农民正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真正主角。
在丁栅镇沉香村的橘园里,近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歌赛,引来近百名农民参赛。“打头阵”的是老田歌手顾秀珍,她一上来就亮出嗓子,声情并茂地演唱一曲婉转的《十二月花名》。从邻村赶来的农妇高建中也不甘落后,带来了一首调皮风趣的新田歌《阿拉老公》,橘园内爆发出阵阵欢笑声。自参加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后,沉香村农民唱田歌的积极性高涨,今年开始学唱田歌的几名农民也鼓起勇气,在橘园一展歌喉。比赛结束了,村民们仍意犹未尽,推选顾秀珍等6名田歌手当“指导老师”,还当场举行了拜师会。
在这次农民“种文化”百村赛中,嘉善共有5个村报名参加。各村根据各自的文化特色,推出了一批田歌、莲湘、宣卷等特色节目,精心策划、组织系列活动,让农民自娱自乐。在陶庄镇利生村,民间表演队排演了鱼灯舞、挑花篮等新节目。在魏塘镇魏中村,村民搭起民间文艺“月月演”的舞台,每月演出打莲湘、摆香凳、马灯舞等独具特色的文艺样式,把农民逗得笑口常开。
嘉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晓英说,作为“种文化”活动的主体,不仅参赛村农民要积极参与,更要带动全县162个村的农民投身其中。借助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平台,嘉善基本形成“一村一队、百花齐放”的村级特色文体队伍新格局。全县300多支村级特色文体队伍,不仅经常性进行各种样式的文艺表演,还挖掘出舞龙、马灯、宣卷等19种民间特色文艺样式。村级文体队伍不但在本村演出,还经常受邀到外地巡演。
在嘉善农村,一个文体骨干往往带动一批文体爱好者,他们构成了农村“种文化”的生力军。为提升各村级文体队的水平,排演的节目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嘉善专门组建了由20名社会文艺骨干组成的业余文艺辅导员队伍。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四类,定时定点分赴各村,对文体队伍进行专门辅导和帮助,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培训辅导100余次。
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活水之源。着眼于建立农民“种文化”长效机制建设,嘉善县一方面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逐年加大对农村文体事业的资金投入。从明年开始,县财政将专门设立宣传文化发展基金,用于加强新一轮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奖励补贴以及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解决农村文化建设和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该县将把农村“种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推动各级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