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2日讯
百姓心系“菜篮子”、“餐桌子”——《豆制品要挂“身份证”》昨日见报后,心细的市民纷纷打进电话刨根问底。而深受专家青睐的大型豆芽生产企业,更是向马大嫂们发出“请柬”:邀请他们参观无公害豆芽基地,目睹黄豆变豆芽的演变。
包装豆制品加QS,那不包装怎么办?
昨天许多读者纷纷打进本报96068新闻热线,对豆制品明年起外包装上必须加印QS标志,否则不得上市销售的“新政”大加赞誉。“我非常爱吃豆腐,但不知道什么豆腐好,什么豆腐不好。有时还老提心吊胆,深怕买到劣质豆腐。”市民李女士第一个打进热线就此事发表评论,有了QS,就如同给豆制品加了把安全锁,买的时候就更加放心了。
不过,也有不少读者仍深表忧虑。“加了QS的包装豆制品质量得到保证了,但散装的豆制品怎么办呢?”不少市民说,他们平时就习惯到农贸市场买散装豆腐。
对此,质监部门食品监管处人士表示,散装豆制品在流通过程中,微生物超标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因此,建议最好购买外包装豆制品。“此外,包装化是一个趋势,我们将逐渐引导企业实现豆制品包装出厂、销售。”
豆芽问题为什么就这么多?
“豆制品整治有了硬指标,QS可以保证安全,但豆芽怎么办?”很多爱吃豆芽的市民昨天也表示疑问,难道就光靠整治就有用吗?全省家庭作坊式孵化豆芽户难以计数,他们的生产各按其道。“我老家有个家庭作坊,豆芽是用不洁净的水源浸泡的。”市民李小姐感叹。
杭州市政协常委张少华对豆芽问题颇有研究。他向记者解释说,豆芽归哪个部门管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问题。有的部门认为它是农产品,有的部门却认为它是加工产品,因此本该管好的豆芽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这也是为什么豆芽质量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次省里确定由质监部门牵头来打击豆芽黑作坊,迈出了重要一步。”他说,只要能够加强监管,多部门齐心合力,相信豆芽质量问题会日趋渐少。一旦成功,杭州整治豆芽的思路还能形成全国经验,为他省借鉴。
周日邀40名马大嫂逛无公害基地
昨天,看了本报报道中提及的“马大嫂访名牌”后,豆芽企业——杭州青山湖蔬菜食品有限公司也打进本报热线,想邀请40名马大嫂去他们企业参观豆芽的工业化生产流程,了解工业生产和小作坊生产的区别,感受黄豆变豆芽的神奇经历,教百姓如何购买安全、好吃的豆芽。
省市质监得知此事后,也积极推崇该项活动。省质监局食品监管处处长王维荣表示,该企业豆芽生产整个过程我都去检查过,不使用任何添加剂。而杭州市质监局食品监管处副处长楼立群则表示愿意同本报一同促成此次活动。
今天起,马大嫂正式征集中,活动时间初定周日,具体时间另定。如果你对此次活动感兴趣,不论男女,欢迎拨打钱报96068报名,报满为止。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活动所有费用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