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2日讯
一提起小区停车位,涂先生就有一肚子火。去年他在杭州城西的新房刚交付,就花15万元买了一个车位,当时妻子还埋怨他多花钱。随着邻居们陆续入住,车位也越来越紧张,对自己的先见之明,涂先生很是得意了一阵,可今年开始,随着车位越来越紧张,他的车位经常被别的车子“鸠占鹊巢”。
明明是自己的车位却经常被人抢停,这种事情碰得多了,好脾气的涂先生也很懊恼:“停在自己的车位是我的权利,难道这15万元是白花的?”物管只好去找抢车位的车主。“没有地方停车,让我停哪儿?”那位车主也是满肚子委屈。
按照有关要求,目前多数楼盘的车位配比在1∶0.5~1∶0.75之间,也就是说通常两户人家配备一个车位或者是三户配备两个车位。这原本就有些“先天不足”车位数量,又偏偏碰上有车家庭正不断增加,有的甚至是一户双车,车位自然是“捉襟见肘”。“小区车位很紧张,每天都能听到有车位的和没车位的人在争吵。”沈小姐住在潮鸣小区,她说自己晚上出门基本都不开车,“出去容易回来难,老小区里抢个车位多不容易啊。”
私家车数量是“无限”的,而小区车位却是“有限”的,当有限的车位终于饱和的时候,业主们的车又能停到哪里去?来看看这些值得学习的样本吧,或许从中能找到适合自己小区的方案。
建立体车库
向空间要车位,无疑是大家说得最多的解决停车难的方案之一。杭州莫干山路上一个写字楼两年前兴建了一个升降横移式小型立体车库,让原本只能停二十多辆车的一块空地,可以停放六十多辆车。
本报也曾经报道过这种层高只需要2.3米的新型立体车库。传统的立体车库都要求层高不能低于3.6米,这让很多老大楼和老小区只能“望库兴叹”。而这种低层高的立体车库,利用了汽车前身比较低的情况,充分利用空间,只要在层高2.3米的情况下,就可满足双层停车要求,成倍提高容车数量。
[缺陷]对住宅小区来说,加建立体车库受制约比较多。一是成本高,通常立体车库每平方米的平均造价近万元,这笔钱谁来出?二是新建立体车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噪音、采光、视线等问题,都需要事先与小区全体业主沟通。
改建小区道路
这是从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中获得的灵感。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打通了吴山路、南复路、建国南路等断头路,又对潮鸣寺巷、求智巷、莲花路等一大批背街小巷进行了局部拓宽,通过打通断头路、道路拓宽等手段完善了道路硬件设施、改善了交通微循环环境,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
有时原本只有四五米宽的小巷只要拓宽哪怕50厘米,就能挤出一排车位来,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但效果却很好。最典型的是万寿亭街,街宽4米~6米,却被立在中间的电线杆分成了两半,白白浪费了空间,而在整治过程中电线被埋入地下,道路变宽了,半边划出车位,停车难题也顺便解决了。
[缺陷]停车的地方多了,难免会妨碍行人,也使小区显得更车水马龙。采访中,浙江中都物业管理公司副总韩永军提出了另一个设想:“据我们了解,国外有些小区道路地下不铺管线,而是安装升降装置,晚上可以让汽车沉到地下,不但不影响正常通行,而且不影响小区环境。”这种办法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采用,倒也可以开拓思路。
设立流动泊位,动态管理
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浙江中都物业管理公司曾经做过近半年的动态调查。“我们根据小区的车位数量,对小区内白天和晚上的停车数量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小区进出车辆的动态数据后制订停车制度。”该公司副总经理韩永军说,经过调查后,他们对小区内的道路实行单边划位,以增加停车位,并发放车辆出入证,对外来车辆严格控制,设立几个流动泊车位。
在此基础上,小区内车辆全部实施错时错位,先到先停,由物管统一安排,这个办法,提高了每个车位的利用率。
住在建中小区的业主李先生也赞同先到先停制:“我们这样的老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可以由居委会先在小区内划定停车位,这些停车位既不出售,也不出租,实行动态控制,谁的车先到,谁就可以停。”动态地管理停车,相对能体现公平性。
也有业主提出,把固定车位与临时车位结合起来,通过摇号后获得固定车位的租赁权(半年或一年摇一次号)。如果摇到车位的业主有车,则由物管根据其房号就近安排车位,如果摇到车位的业主暂时无车,则可以办理优先保留权,将车位空出由物管安排候补人使用。享有优先保留权者在租赁期间内如购车,则可向物管提出办理固定停车位使用手续,并且规定,获得优先租赁权的申请人或候补人不得私下转让车位使用权。
[缺陷]这个办法并没有实际增加小区车位的绝对数量,而是通过限制非小区业主车辆进入小区,来控制小区内车辆数,尽量保证小区业主有停车位。这个方法值得目前停车秩序比较混乱的小区学习,加强车位管理、提高车位利用率,但对本身车位数量已经不胜负荷的小区来说借鉴价值不高。
资源共享,和附近写字楼错时停车
住在安吉路社区的王女士建议那些附近有写字楼、机关单位的小区不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她介绍,安吉路社区去年就开始实行错时停车,居民自家的车库在白天不使用的时候,有偿提供给附近一些机关或公司的员工停车,这样既解决了单位的停车困难,也让自家的车库不闲着。
地处杭州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核心地段的九莲新村社区,因为人流、车流量大,停车也很困难。为利用停车场地资源和时间差,社区和辖区单位加强了联系,实行资源共享,错时停车——单位停车场白天停不下的车,停到了居民小区内;居民小区晚上停不下的车,尤其是高档轿车,能停到单位车库里安稳过夜。
[缺陷]事实上,错时停车已经成为不少小区解决停车难的办法,对于那些车位紧张的单位来说,这也是一个“双赢”局面。但问题是,现在不少新建住宅区是成片开发,一个楼盘挨着一个楼盘,大家的停车高峰期一致,很难“错时”。
改建部分绿地
根据相关规定,小区内绿地、道路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向相关规划部门申请更改小区规划,要求将小区绿地变更为车库,在规划更改获得通过的情况下,业主就可以自建或者聘请开发公司对绿地进行改建,以补充车位不足。
有业主提出,可以从小区现实的条件出发,选择一些边角料部分的绿地进行改建,这样就不会对现有绿化面积造成大影响。新开辟出来的停车场铺上草坪砖,进行绿草栽种,或者在停车场上方架设花架,种植攀援植物,使停车位上方形成“绿廊”,这样可以在增加车位的同时补偿部分绿化面积的损失。
[缺陷]和改建小区道路一样,改变小区原来面貌的办法通常很难获得全体业主的认同。如果能获得业主的支持,这倒不失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易地建车库
为了缓解杭城停车难,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小区公园地下空间、高架桥下空间开发停车场,已经成为杭州城市建设的普遍做法,向学校操场要地下空间也成为新趋势。去年年底,本报曾经报道过杭十中和杭四中已经成为试点,开发学校操场地下空间,为老城区解决停车难探索新路。
但也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条件建设操场地下停车场。因为地下停车场面向社会开放,而社会车辆进入停车场当然不能打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影响学生的安全,因此这所学校的操场至少需要有一面紧邻城市道路,另外,人行通道也不能从停车场直通学校。换句话说,必须保证开发出来的停车场和学校分别成为两个独立个体,互不影响。
如果小区附近有合适的地块,或未被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倒也不妨尝试。
[缺陷]选址难,建设成本较高,可操作性不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