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你的孩子孤单吗?
学校到家,家到学校,两点一线。时值暑假,家长们更加茫然无措、如临大敌。放假了,孩子何处去呢?这成了爸爸妈妈们当下最发愁的难题。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多年前,一曲《童年》讲述了这样的孤独。爸爸妈妈要上班,爷爷奶奶不放心让孩子到外面玩,独生子女没有玩伴。前不久,上海曾对千余名独生子女作调查,结果显示66.9%的人希望家中能有兄弟姐妹与自己做伴。而去年,杭州拱墅区青少年宫也做过一项类似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孤单乏味而不幸福,其中44%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一个玩伴。
第二代独生子女更加孤独
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有近1亿被戏称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其中,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也陆续结婚生子,而这些孩子成为继他们父母之后的第二代独生子女。人口研究专家指出,随着“80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期,家庭结构将进一步缩小,亲属关系将更单一化。第二代独生子女将面临更孤独寂寞,幸福与悲伤难与人分享的状况。
PART1离开电视机,就像生活没了灯
如果家里停电了,会怎么样?回答是我们的生活将会一片漆黑。那么如果家里的电视机被关掉或者被搬走呢?
对于孩子们来说简直想象不出家里没有电视机的日子,家长们也无从想象。
王女士的女儿去年刚上小学,比起幼儿园来学习压力一下子增加了不少,而这个假期也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暑假。王女士正计划带孩子出去旅行一趟,好好放松一下。可是最近令王女士郁闷的是每次回到家女儿都是在看电视,而且看得目不转睛。女儿还告诉王女士,儿童频道的节目很好看,每天都有动画片。
“这样下去,眼睛就要坏掉了。”王女士如此教育女儿,没想到女儿立刻反驳一句:“不看电视,我能干嘛?”让王女士无言以对。对于从事媒体工作的王女士来说,每天都要工作到夜深,有时还要加班,遇到特殊情况出差两三天更是家常便饭。同样丈夫工作也很忙,而父母又不在身边。谁来管孩子?对王女士夫妇来说,实在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说实话,孩子一个人在家看电视,也能让我们稍微放心点,但是现在电视节目中总会出现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孩子处在懵懂时期,还是比较让人担心的。但是实在是想不出其他‘计策’。”王女士无奈而又焦虑。
PART2帮孩子消磨闲暇成了任务
张先生去年成功“晋升”为爸爸。转眼间女儿一岁多了,已经学会爬走,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张先生平日工作比较忙,照顾宝宝的任务全部都交给了孩子的妈妈。对张先生一家来说,周日是家里固定的家庭日,只要没有“极特殊情况”,一家三口一定会出去自驾游。“其实旅途远近都无所谓,就是为了消磨闲暇,如果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带孩子实在有些吃不消啊。”张先生说。
“如果一整天都呆在家里,宝宝在家里的地板上爬来爬去,没有其他孩子和她一起玩。孩子累,我们也累。现在每天想着法子帮她消磨时间成了我的主要任务。”张先生打趣地说。
PART3孩子的“高楼”孤独症
“孩子7岁了,上幼儿园大班,平时很喜欢小汽车,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没有人陪着玩,很孤单的。我很想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给儿子找几个小伙伴。”
“我家小女6岁,希望能和你家女儿成为好朋友,只是我家女儿比较顽皮。”
“我看我们的孩子年纪和你孩子也差不多,希望她们能成为好朋友。”
“支持支持,一切为了孩子!”
这是不久前记者在某论坛看到的一些家长们为孩子寻找玩伴的谈话。其中,一位母亲在小区论坛里发帖子给儿子找玩伴,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一时间,这个帖子成了父母们代自己孩子的“交友帖”。
发帖人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们举家搬至现在的小高层住宅区后,读一年级的儿子每天下午3点多放学后,就只能回到家里和年逾花甲的奶奶一直待到他们下班回家。“他奶奶不敢带他到街上逛,更不敢放他独自下楼。碰上我们加班,他就要一个人待上五六个小时,做作业、看电视,也不说话。”母亲无奈地说,“读小学差不多一年,性格反而没有以前开朗了,有时还会发脾气,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带他看病,医生说患了‘高楼孤独症’。”
“孤独”是挂嘴边最多的一个词
“独生子女”的“独生”就意味着现在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家里只有爸爸妈妈,或者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却没有同代的玩伴。而假期里,爸爸妈妈都要上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显然不是合适的玩伴,小区里即使有同年龄的孩子,家长也并不放心。
随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们在家里更是几乎没有兄弟姐妹,只能与电视为伴。长此以往,很容易将电视节目里的人或小动物当做自己的伙伴,以替代与同龄伙伴相处的乐趣。有的孩子在不看电视时,常常独自发愣,沉默寡言;有的孩子甚至见人就躲,见物就怕,性格孤僻,精神医学称之为“电视孤独症”。
杭州深蓝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迈仑告诉记者,孩子孤独症,刚开始这个问题家长们很少意识到。现在孩子的孤独问题其实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尤其在双职工家庭特别普遍。
孩子孤独症的心理问题出现时,他们的表现往往是跟父母沟通出现逆反现象;在学校里跟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成绩下降;上网、玩游戏,通过网络结交朋友,女孩子提早发生网恋,造成成绩大幅度下降。本身这些孩子就处于各方面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度阶段,心理上比较幼稚。而家长们又缺乏用跟随孩子成长变化的眼光看待孩子,直到问题出现时,才火急火燎地带着孩子过来咨询。以男孩子为例,爸爸工作忙,加班、应酬,跟儿子打不到照面,对男孩子的影响就会特别大。那么,女孩子的话,妈妈忙于工作无暇照应对她们的影响也很大,这就往往造成孩子心理上没有安全感。其实,小孩特别是处于学龄前阶段,他们的成长更需要父母的关注。
在杭州某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焦虑、无奈、盲目的讨论:我的孩子怎么晚上睡觉老喜欢抱着枕头、毛毯……有时候,大人看着难受等孩子入睡后就把它拿掉,结果她马上醒来,还使劲地哭……其实孩子们这种让父母百思不解的奇怪现象,正是她们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在婴儿的时候,在父母的陪伴下,安然入睡,而现在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陪伴,他们就自己寻找“替代物”。而枕头、毯子等等这些触手可及的东西正好成了他们的“替代物”。
长长2个月的暑假,孩子蜗居在家找不到玩伴,他们只能一个人在家反复上网、看电视、拨打父母电话。对于孩子的这些表现,父母们不要去抱怨,而是应该增加对孩子的理解,尽量在下班后、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玩,有意识地调节他们的心理。
现代版书童
14岁的小依自称是楼里长大的、罐里养大的、欲走出孤独藩篱的独生子女。这个暑假,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她给自己找了一个陪读。这个“现代书童”是个大学生,她要做的就是陪着小依一起学习、一起休息,一起玩,使得这个假期小依放松了不少。妈妈得意地向亲朋好友介绍这个好点子,“孩子学习上提高了不少,一个人也不会孤单,家长上班也放心了许多。”
家庭集体游
在高楼耸立的漂亮社区里有很多孤独的孩子,他们渴望有自己的好朋友,希望有自己的思想及活动空间。张明明是从事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心理咨询师,前不久她刚刚组织了一次家庭集体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穿插亲子技巧的小课堂,及孩子们交际技巧的游戏训练,让他们发挥的自己特长。同时在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杭州红太阳培训中心亲子部的叶淑霞老师最近也正在四处找场地,“每个月一次的亲子游总是特别火爆,不光大人开心,小孩子更是成了好朋友,这是大人最愿意看到的。”叶淑霞说。
亲子基金会
“有了孩子以后,反而和以前同学联系更多了。”Nelly说,“很多多年不见的同学都恢复了联络。都是为了孩子。”
大人年纪相仿,孩子年纪也差不多,彼此聊起来特别有共同话题。这是Nelly和她的同学们成立的一个亲子“基金会”上孩子、家长互相交流的体会。Nelly和她的同学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所有款项均用于几个家庭的亲子游。每到活动日期,Nelly亲子基金会的成员们就会一起带着孩子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大人聊得畅快,孩子们更是玩得不亦乐乎!
引导,让孩子消除饥饿
韩迈仑告诉记者,他的女儿一直以来成绩不错,但是小学3年级时有段时间突然出现成绩下降,表现怪异。“她会在我上班的时候一遍遍反复拨打我电话,提些无理的要求,然后电视开着不看画面就是想让安静的家里有点声音。其实她的潜意识里就是想引起父母对她的注意,对她的关心,多花时间陪她。”
在我们的语言里有“欠揍”一词,其实在孩子的孤独问题上,他(她)反复地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就是一种“欠揍”的体现,他们皮肤饥饿、心灵饥饿、情感饥饿,就会通过哭闹一场,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其实这些都是潜意识层面的体现。有些父母以为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爱,其实不然,孩子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