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名医“一号难求”!昨日高温38℃,晚间暑气依然逼人。从前一天中午排队,一直等到午夜零点半才挂上专家门诊号子,整整历时13.5个小时!这就是32岁的杭州市民金女士为看病付出的第一步代价。来自全省的病人热衷赶到省城求诊,找名院认名医,使得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更显突出。昨日本报记者在特殊时段——深夜11时~凌晨6时,去了往常白天联系跑新闻的省市几家大医院,目睹夜深人不静的门诊大厅之景,体验患者和家属们高温就医的尴尬和艰难。
现场
无奈:外地人不住旅馆漏夜排队
23:15,记者赶到省儿童医院,还没进大门,输液室孩子的哭闹声已经传了出来。挂号大厅人来人往,看上去午夜繁忙的景象跟白天一样。领取预约号的橱窗下面,已经排出一溜病历本,整齐码在地上,粗略数一下有30多本。桐乡来的朱先生和妻子抱着女儿,焦急地在大厅里走来走去。宝宝发烧,夫妻俩从下午开始跑当地的门诊,然后赶往杭州,到省儿保时早过了下班时间。急诊医生给宝宝挂了一点退热消炎的盐水,但夫妻俩不放心,反正都来了,索性连夜排队等第二天看专家门诊。“旅店都不用住了,排队要排一夜,就怕小孩子吃不消。”朱先生说着,擦了擦孩子额头上的汗珠,宝宝已经睡熟了,妻子看上去也憔悴了很多。保安说,这时候排的人少,等到第二天6点,队伍要排出100多米,夏季孩子生病多,家长也跟着受苦。
浙医一院、浙医二院的挂号高峰相对要延后一些。但记者在凌晨4点赶到那里时,浙医二院的门诊大楼前已经排起了几十人的长队,之后陆续有人来,都依次排在队尾,秩序倒也井然。
头发花白的梁大妈排在队伍的前几位,她干脆拿着小板凳坐着等号子开挂。昨日凌晨两点不到,梁大妈就起床了,吃过早饭走到医院还不到3点。“我来挂肠胃科的专家门诊,因为认准老相识的专家,怕来晚了挂不上他的号子,别的专家我又不想看。”梁大妈的胃病有七八个年头了,她养成了定期复诊的习惯,一直认着一名医生看病,病情基本稳定。
30多岁的丁女士陪着哥哥,专门从温岭老家赶过来,她哥哥虽然是初次门诊,但出门前也是打听好了杭州的专家哪天门诊才过来的。事先知道挂号难,兄妹俩晚上9时出门,凌晨3点左右到了杭州。“正好赶上排队,不用住旅馆了,虽然辛苦点,但如果看得管用,还是值的。”一夜没睡的丁女士显得很疲惫,脸色有些苍白。她说:“我哥哥这次看神经科,他晚上老睡不好,总觉得头顶被什么东西在撞击。15年了,我们那里看过很多医生一直没好转。”丁女士已经不是第一次赶过来排队了,不久前,孩子的胸腺痛就是在这里治的,效果很不错,所以这次带哥哥来试试,希望浙二的专家能治好哥哥十几年来的老毛病。
争议
跑腿公司50元“代挂号”
零点刚过,记者来到某省级医院,几十人的队伍已经挪动,挂号窗口开始挂号。一中年男子走出队伍递给记者一张名片:“挂哪个专家的号子?我都可以帮忙的!”名片上写着××跑腿服务公司、电话和地址,并注明提供排队挂号,陪医买药,方便住宿,停车服务等。一个刚刚赶到的中年人刘先生一看队伍像条长龙,怕挂不上某位专家的号子,便把妻子的病历本交给排在前面的一位跑腿服务公司的大姐,代挂费50元。“这么热,站在那里也吃不消,花钱买个舒服吧,她给我挂了第2号,还不错。”刘先生说。
但旁边的金女士却不想花这个钱,:“这么一倒手就要50元,而专家号只要7元好了,太黑心了。”她告诉记者,自己排队有点辛苦,但只要早点来,还是能排到的。“我中午就把病历本放在那里排队了,为了排队,我多买了一本病历。晚上9点再来一次,保安整队,然后11点再排好队伍,12点开窗挂号。这样的方法,我最近前后挂了五六次,都挂得到的。”
呼吁
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患者应酌情看专家
名医专家“一号难求”,凸显了名医资源的稀缺,记者走访的其他医院,如杭州市中医院、杭州市三医院的一些重点特色专家号,也有漏夜排队挂号的现象。
但所幸的是,医疗单位也着手开始缓解挂号难。有些医院为了方便市民,缓解“一号难求”,避免患者深夜排队,开出了早门诊、夜门诊,实名挂号,甚至还把专家挂号时间提早到午夜零点。医院也出台政策,鼓励专家每周坐诊普通门诊,让量大的普通门诊质量提高,疏导拥挤的就医难题。
今年,杭州市提出要在滨江、下沙两副城各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城区新建一所三级妇女儿童医院,以完善城市新区医疗设施配套,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这个举措将能解决一部分看病难的问题。
“不要都挤名医门诊,看名医也要在关键时候。”浙医二院的一名专家说:“比如可以在疑难病的会诊时候或是在检查报告都齐全、需作出确诊的时候找专家才最管用。”
一位每周会在名医馆和普通专家门诊轮诊的医生说:“名医号一号难求,除了因为优质医疗资源少之外,也不排除老百姓的‘名医情结’,不管什么样的毛病,非专家不看,普通门诊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去挤专家门诊,无形当中加剧了就医难的状况。我的专家门诊,半天只有12个号子,其中有一半普通门诊就能解决,没必要挂专家号。”